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孙氏腹针治疗中风后抑郁临床研究    

Clinical Study of Sun’s Abdominal Acupuncture on Patients with Post Stroke Depress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一茗[1] 张新昕[2] 杨晓月[1]

WANG Yiming;ZHANG Xinxin;YANG Xiaoyue(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angsu University,Zhenjiang 212001,China;Staff Hospital of Jiangsu University,Zhenjiang 212013,China)

机构地区:[1]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江苏镇江212001 [2]江苏大学职工医院,江苏镇江212013

出  处:《山东中医杂志》

基  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课题资助项目(编号:2013-W SW-051);江苏大学附属医院“5123”人才计划资助项目(编号:51232017201)

年  份:2020

卷  号:39

期  号:1

起止页码:26-2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ZGKJHX、普通刊

摘  要:目的:观察并比较孙氏腹针、体针及氟哌噻吨美利曲辛(黛力新)对中风后抑郁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13例中风后抑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腹针组(38例)、体针组(38例)和药物组(37例)。腹针组治以孙氏腹针结合传统体针;体针组针刺百会、膻中、内关、三阴交、照海等穴位;药物组口服黛力新。治疗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其减分率、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评估并比较孙氏腹针、体针及黛力新对中风后抑郁患者的影响。结果:治疗8周后三组HAMD、SDS评分均降低(PV0.05),腹针组SDS评分降低更为明显(P<0.01);临床总有效率腹针组94.59%,优于体针组的89.19%(P<0.05),与药物组(97.30%)相当(P>0.05)。结论:孙氏腹针能有效降低中风后抑郁患者HAMD及SDS评分,改善其抑郁状态。

关 键 词:孙氏腹针  中风后抑郁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抑郁自评量表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 体针 孙申田  

分 类 号:R246.6]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