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体系——关于十九大报告生态文明建设的十个理论层面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Ten Theoretical Aspects 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n the Report of the 19th National Congress of CPC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邓永芳[1] 刘国和[1]

Deng Yongfang;Liu Guohe(School of Marxism,Ji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机构地区:[1]江西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处:《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基  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现代性境遇中的生态价值观研究”(MKS1521);江西理工大学2018年十九大精神阐释专项项目“习近平生态思想研究:以十九大报告为基点的多视角文本阐释”(FZ18-ZX-03)

年  份:2019

卷  号:19

期  号:6

起止页码:1-1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NSSD、RCCSE、普通刊

摘  要:中国共产党在十九大报告中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了宏伟的理论建构。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这一理论建构从"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哲学体认出发,在考察生态发展历史性变革的基础上,明晰生态矛盾、把脉发展动力,并为此制定美丽中国的价值目标,阐明绿色发展的理念,然后勇于面对实践层面的一切自然界出现的困难和挑战,明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治国方略,勾画出切实可行的战略蓝图,通过具体体制的改革促推生态文明建设,最后把这一美丽图景拓展到国际层面。这一理论主要涉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国情、动力、价值、理念、实践、方略、战略、制度、国际以及哲学等十个层面。在此基础上进行的理论拓展和建构,可以系统地形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体系。其中,生态哲学论和生态国情论以其思想的高度和实践的深度为其奠定理论前提和现实基础,生态动力论、生态价值论、生态理念论为其深化理念层面的依据,生态斗争论、生态方略论、生态阶段论、生态制度论和美丽世界论为其拓展实践运作层面的论证。事实上,十九大之后这些层面的理论建设仍处于不断的丰富和完善之中,这必将加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体系的形成,并指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

关 键 词:十九大报告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理论建构  

分 类 号:G63[教育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