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俄罗斯“东转战略”的国内政治影响要素探析:战略文化、央地关系与政治结构
The Domestic Implications of Russia’s Pivot to East Strategy:Strategic Culture,Central-Local Relationship and Political Structure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Xu Bo(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of the Northeast Asian Studies College of Jilin University)
机构地区:[1]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国际政治研究所
基 金:吉林大学重点研究基地东北亚研究中心课题“朝鲜半岛形势变化与我国的对策”(项目编号:2017JJDGW005);吉林大学廉政建设专项研究课题项目“21世纪俄罗斯反腐败治理及其国内政治影响研究”(项目编号:2019LZY010)的资助;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委托项目“朝鲜半岛危机管控与应对研究”(项目编号:2016JZDW00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课题“北极地区开发与大国共建冰上丝绸一路研究”(项目编号:2017JJDGJW005)
年 份:2019
卷 号:0
期 号:6
起止页码:47-6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SCI、CSSCI2019_2020、NSSD、RCCSE、RWSKHX、SKJJZZ、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东转战略”是俄罗斯自乌克兰危机发生之后加快实施的重要战略.其直接战略目标存在于两个层面:一是加强与亚太地区国家的政治、经济联系以缓解来自西方的战略挤压;二是通过推进远东发展来为俄罗斯经济发展打造新的“引擎”.文章以新古典现实主义理论为基础,通过国内政治的视角分析了战略文化、央地关系和政治结构三个要素对于“东转战略”内外政策实践的不同影响.在战略文化方面,西方主义、民族主义和欧亚主义三种思潮分别影响了“东转战略”的内外政策,其中对外政策的战略文化以保守现实主义为原则,其核心是民族主义和欧亚主义思想;而国内政治的战略文化则是以保守自由主义为原则,以民族主义和西方主义为主要思想.在央地关系方面,“强中央—弱地方”兼具地区排他性的央地关系模式一方面有利于俄罗斯的外交战略转向,另一方面则不利于远东开发中联邦主体能动性的激发.在政治结构方面,人格主义与机制主义的博弈决定了“东转战略”内外政策实践的不同,使得俄罗斯的远东开发战略面临阻碍.文章通过国内政治的视角来考察“东转战略”在内外政策实践上的不同,有利于进一步思考俄罗斯战略决策过程的发展与演变,从而为探究“东转战略”的未来走向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 键 词:“东转战略” 战略文化 央地关系 政治结构 远东开发
分 类 号:F27[工商管理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