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小麦品种扬麦16赤霉病抗扩展QTL定位及分析    

Mapping and genetic analysis of QTLs for Fusarium head blight resistance to disease spread in Yangmai 16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胡文静[1] 张勇[1] 陆成彬[1] 王凤菊[2] 刘金栋[2] 蒋正宁[1] 王金平[2] 朱展望[2] 徐小婷[2] 郝元峰[2] 何中虎[2,3] 高德荣[1]

HU Wen-Jing;ZHANG Yong;LU Cheng-Bin;WANG Feng-Ju;LIU Jin-Dong;JIANG Zheng-Ning;WANG Jin-Ping;ZHU Zhan-Wang;XU Xiao-Ting;HAO Yuan-Feng;HE Zhong-Hu;GAO De-Rong(Lixiahe Institute of Agriculture Sciences/Key Laboratory of Wheat Biology and Genetic Improvement for Low&Middle Yangtze Valley,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ffairs,Yangzhou 225007,Jiangsu,China;National Wheat Improvement Center/Institute of Crop Sciences,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Beijing 100081,China;CIMMYT-China Office,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Beijing 100081,China)

机构地区:[1]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农业农村部长江中下游小麦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江苏扬州225007 [2]国家小麦改良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北京100081 [3]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中国办事处,北京100081

出  处:《作物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901544);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03-03B,CARS-3-2-1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D0100801,2017YFD0101802);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171279)资助~~

年  份:2020

卷  号:46

期  号:2

起止页码:157-16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AB、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9_2020、EBSCO、FSTA、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扬麦系列品种赤霉病抗性在世界范围内得到重视,但其抗性遗传机制尚不清楚。扬麦16是近年来大面积推广的抗赤霉病品种,本研究以扬麦16与中麦895杂交构建的174个双单倍体(double haploid lines,DH)系为材料,于2017—2019年连续3年对该群体采用单花滴注进行赤霉病抗扩展鉴定。利用660K SNP芯片构建高密度遗传图谱,共检测到6个抗性QTL,分别位于2DL、3BL、4BS、4DS、5BL和6AS染色体上。除4BS位点外,其他5个抗性等位基因均来源于扬麦16。QFhb.yaas-4DS和QFhb.yaas-6AS均在多年被检测到,可解释8.8%~15.0%的表型变异;QFhb.yaas-2DL、QFhb.yaas-3BL仅在1年被检测到,分别解释10.5%和14.7%的表型变异;QFhb.yaas-5BL和来源于中麦895的QFhb.yaas-4BS仅在1年被检测到且效应仅为6.4%和8.3%。QTL效应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单个位点,多个抗性QTL的聚合可显著降低赤霉病严重度。扬麦16抗赤霉病QTL将为揭示扬麦品种抗性遗传机制及开发相应分子标记奠定基础。

关 键 词:小麦  赤霉病 QTL 标记辅助育种

分 类 号:S5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