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秸秆还田对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及小麦茎基腐病的影响    

Straw Returning Affects Soil Microbial Population and Wheat Crown Rot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陆宁海[1] 杨蕊[1] 郎剑锋[1] 吴利民[1] 张强[1] 霍云凤[1] 石明旺[1] 陈锡岭[1]

Lu Ninghai;Yang Rui;Lang Jianfeng;Wu Limin;Zhang Qiang;Huo Yunfeng;Shi Mingwang;Chen Xiling(Department of Plant Protection,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Science,He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Xinxiang Henan 453003)

机构地区:[1]河南科技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植保系

出  处:《中国农学通报》

基  金:国家重点研究计划项目“豫北地区小麦冬小麦化肥农药减施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2017YFD0201704);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小麦茎基腐病成灾机理及综合防控”(172102110023);河南省高校重点科研项目“假禾谷镰刀菌分子检测及遗传变异分析”(17A210004)

年  份:2019

卷  号:35

期  号:34

起止页码:102-10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RCCSE、ZGKJHX、普通刊

摘  要:为探索秸秆还田对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及小麦茎基腐病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稀释平板计数法分析了秸秆还田和未还田小麦根际土壤中的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数量,并系统调查了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生情况。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后小麦根际土壤中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数量明显提高,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生比未还田的严重。秸秆还田后,在返青期、拔节期、孕穗期、扬花期、成熟期5个生育期中,茎基腐病的发病率均比未还田区的发病率高,分别高出12.00%、13.00%、17.50%、17.00%和16.00%,茎基腐病的病情指数比未还田区分别高出3.38、5.28、7.37、8.25和8.13。秸秆还田后,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相比未还田土壤中的显著增加,真菌的增长幅度最大,在小麦5个生育期中分别比未还田土壤中的真菌增长591.32%、373.63%、212.62%、285.74%、373.95%。因此,秸秆还田增加了土壤微生物数量,加重了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生。

关 键 词:秸秆还田 茎基腐病 土壤微生物 发病率 病情指数

分 类 号:S43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