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人工耳蜗植入后不同时间双耳双模式干预方案对康复效果的影响    

The Effects of Bimodal Amplification at Different Times in Deaf Children after Cochlear Implantat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乔汝汝[1] 王永华[1] 费世星[2] 王晨露[2] 应俊[3] 李萍[3] 陈兴刚[3] 史文迪[3] 程秋萍[3]

Qiao Ruru;Wang Yonghua;Fei Shixing;Wang Chenlu;Ying Jun;Li Ping;Chen Xinggang;Shi Wendi;Cheng Qiuping(Zhej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Hangzhou,310053,China)

机构地区:[1]浙江中医药大学医学技术学院听力系,杭州310053 [2]杭州仁爱耳聋康复研究所 [3]浙江康复医疗中心

出  处:《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173309)

年  份:2019

卷  号:27

期  号:6

起止页码:631-63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S、CSCD、CSCD2019_2020、JST、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探讨单侧人工耳蜗植入对侧佩戴助听器后不同时间双耳双模式干预方案对听觉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双耳重度或极重度听力损失、人工耳蜗植入前双耳佩戴助听器、后行单耳人工耳蜗植入的患儿40例(非植入耳均有一定程度的残余听力),分为两组:实验组21例,人工耳蜗植入后对侧耳不间断佩戴助听器;对照组19例,人工耳蜗植入后对侧耳停用助听器,仅优势化训练人工耳蜗植入耳,6个月后对侧耳再使用助听器。分别在人工耳蜗植入前、开机后3个月、6个月时,进行单独使用人工耳蜗、单独使用助听器、双耳双模式(植入前仅测试非植入耳单独使用助听器)三种不同干预状态下患者的声母、韵母、声调、双音节词、短句识别率测试。结果①在人工耳蜗植入后3、6个月时,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仅佩戴人工耳蜗时的声母、韵母、声调、双音节、短句言语识别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植入后6个月时与植入前相比较,实验组仅佩戴助听器时的声母、韵母、声调、双音节词、短句识别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仅佩戴助听器时的声母、韵母、声调识别率明显下降(P<0.05),双音节词、短句识别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人工耳蜗植入后6个月时,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双模式下声母、韵母、双音节、短句识别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声调识别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耳重度、极重度聋儿单侧人工耳蜗植入后对侧耳不间断佩戴助听器不会影响人工耳蜗的聆听效果,同时能够很好地保持和利用对侧耳的残余听力,并且有助于双耳双模式的尽早整合;人工耳蜗植入后,仅行人工耳蜗优势化训练,其效果有限,且对侧耳可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听觉剥夺。

关 键 词:人工耳蜗 助听器  双模式 言语识别率

分 类 号:R764.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