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绿灯终点型双向绿波协调控制数解算法  ( EI收录)  

Algebraic Method of Bidirectional Green Wave Coordinated Control of the End of Green Tim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卢凯[1,2] 徐广辉[1] 林观荣[1] 首艳芳[3] 徐建闽[1,2]

LU Kai;XU Guang-hui;LIN Guan-rong;SHOU Yan-fang;XU Jian-min(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Transportation,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angzhou 510640,Guangdong,China;Jiangsu Provinc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of Modern Urban Traffic Technologies,Nanjing 210096,Jiangsu,China;Guangzhou Modern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angzhou 511458,Guangdong,China)

机构地区:[1]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广东广州510640 [2]现代城市交通技术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江苏南京210096 [3]华南理工大学广州现代产业技术研究院,广东广州511458

出  处:《中国公路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773168);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6A030305001)

年  份:2019

卷  号:32

期  号:11

起止页码:202-21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9_2020、EI、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根据绿灯终点型绿波带设计需求,在绿灯中心点型双向绿波协调设计数解算法的基础上,建立一种绿灯终点型双向绿波协调控制数解算法。首先,针对上游交叉口协调相位绿灯时间短于、长于下游交叉口协调相位绿灯时间的2种情形,利用车辆行驶轨迹图对比分析绿灯终点型绿波协调控制方法的优势;然后,推导出理想交叉口间距的计算公式,分析中间交叉口的相位差调整方法,并给出中间交叉口偏移绿信比的计算公式,实现干道公共信号周期、交叉口相位相序以及相位差的组合优化,完成面向绿灯终点的双向绿波协调控制设计;最后,通过算例分析对比绿灯起点型、绿灯中心点型和绿灯终点型3种绿波带设计方案,仿真验证不同双向绿波带设计方案的协调控制效益。研究结果表明:在协调方向绿灯尾时仍有车辆通过交叉口的场景下,尽管绿灯起点型、绿灯中心点型和绿灯终点型3种绿波带设计方案的绿波带宽度相等,但在减少整个受协调车队延误时间方面,绿灯终点型双向绿波带设计方案的协调控制效益最为突出,与绿灯起点型和绿灯中心点型方案相比,绿灯终点型方案使协调车队的双向平均延误时间分别减少了44.5%与15.9%;绿灯终点型绿波带设计方法能够保证队尾车辆顺利通过下游交叉口,在提高协调车队整体服务水平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关 键 词:交通工程 双向绿波 数解算法  绿灯终点  绿波带宽  

分 类 号:U491.54[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