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中德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特征的比较分析——基于法团主义视角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and German Governments and Social Organiza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rporatism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马庆钰[1] 谢菊[2] 李楠[3]

Ma Qingyu;Xie Ju;Li Nan(Party School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C.P.C,Beijing;Chongqing Academy of Governance,Chongqing;China University of Labor Relations,Beijing)

机构地区:[1]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2]重庆市委党校(重庆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 [3]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系

出  处:《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年  份:2019

卷  号:0

期  号:6

起止页码:145-15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SCI、CSSCI2019_2020、NSSD、RCCSE、RWSKHX、SKJJZZ、ZGKJHX、核心刊

摘  要:社会组织不仅体现人类生活的本质属性,而且对于社会服务和政策参与有重要意义。但作为第三部门,社会组织的价值释放程度可能不仅仅取决于自身因素。基于这一假设,文章从法团主义视角对中国与德国社会组织现象进行比较研究,通过事实和逻辑推导,初步勾勒出制度环境、法团主义类型、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和社会组织发展水平之间的因果链条。就中德两国而言,文章认为,一个国家的制度环境影响其法团主义类型,然后影响到其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关系形态,最终影响其社会组织的发展水平。

关 键 词:社会组织 非营利组织 中德政社关系比较  法团主义

分 类 号:F124.6]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