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高速远程滑坡运动堆积过程中的能量传递机制 ( EI收录)
Energy Transfer Mechanism during Movement and Accumulation of Rockslide Avalanch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Ge Yunfeng;Zhou Ting;Huo Shaolei;Xia Ding;Hu Yong;Zhong Peng;Zhang Li(Faculty of Engineering,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Wuhan 430074,China;Institute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Department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 100091,China;Anhui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Ltd.of China Energy Engineering Group,Hefei 230601,China)
机构地区:[1]中国地质大学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2]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岩土工程研究所,北京100091 [3]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安徽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601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资助项目(No.41602316);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英才工程人才培养计划项目(No.20161215);岩土钻掘与防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开放研究基金项目(No.201502)
年 份:2019
卷 号:44
期 号:11
起止页码:3939-394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9_2020、EI、GEOREFPREVIEWDATABASE、IC、INSPEC、JST、PA、PROQUEST、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高速远程滑坡往往引发灾难性事故,开展运动堆积过程定量研究,对于探究滑坡发生机理及预测致灾范围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室内物理模型试验,通过PIV技术分析高速摄像机在试验过程中拍摄的照片,获取了运动过程中滑体颗粒的水平速度、竖直速度与位移等运动参数.从滑体颗粒群和不同位置处单体颗粒角度,分析高速远程滑坡的运动演化规律.结果显示:(1)滑体颗粒前端出现高速区,该高速区随着滑坡停止具有一定的保持性.颗粒间存在明显的碰撞现象;(2)从不同位置单体颗粒来看,前部颗粒位移量最大,速度波动频繁,碰撞频次最高,能量多次补充;中部颗粒位移量其次,速度有波动过程,但不及前部频繁;后部颗粒位移量最小,速度基本呈递降趋势,能量逐渐减小.结合重庆鸡尾山滑坡以及Black Rapids Glacier滑坡实例分析,揭示了高速远程滑坡运动堆积过程中滑体颗粒间存在碰撞及能量传递现象,从而进一步探究高速远程滑坡形成机制,在监测预防、灾害治理等方面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关 键 词:高速远程滑坡 运动堆积过程 PIV技术 模型试验 能量传递 环境地质 工程地质
分 类 号:P64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