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长江源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分布特征    

Phytoplankton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in the Source Region of the Yangtze River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韩谞[1] 潘保柱[1] 赵耿楠[1] 朱朋辉[1] 王昊[1] 李荣辉[2]

HAN Xu;PAN Bao-zhu;ZHAO Geng-nan;ZHU Peng-hui;WANG Hao;LI Rong-hui(State Key Laboratory of Eco-hydraulics in Northwest Arid Region of China,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Xi'an 710048,China;Guangxi Hydraulic Research Institute,Nanning 530023,China)

机构地区:[1]西安理工大学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48 [2]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科学研究院,广西南宁530023

出  处:《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622901,51569006);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2019JM-153)

年  份:2019

卷  号:28

期  号:11

起止页码:2621-263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9_2020、CSSCI、CSSCI2019_2020、JST、NSSD、PROQUEST、RCCSE、RWSKHX、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的长江源区是长江流域的水源涵养地和生态系统的天然屏障,同时也是自然生态系统最敏感、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地区,浮游植物作为水体生态系统中的初级生产者,其群落结构对反映水体质量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为探究长江源区水环境特性和浮游植物群落特征,于2018年3月份与10月份对长江源区10个典型河段的水环境因子与浮游植物群落组成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显示:10月份各调查河段流速、浊度、水温及电导率等水环境参数均比3月份高;同一月份中,楚玛尔河的浊度、盐度、电导率等水环境参数均显著高于其余河段;两个月份各调查河段的pH、溶解氧以及亚硝酸盐氮等指标差异不显著。采样调查共鉴定出浮游植物4门28属58种,其中以硅藻、绿藻和蓝藻物种数占优,分别占总数的79.3%、10.4%和8.6%。调查期间,长江源区浮游植物密度在6.06×10^4~39.90×10^4 cells·L^-1之间,平均生物量为0.59 mg·L^-1。浮游植物优势种有美丽颤藻(Oscillatoria formosa)、普通等片藻(Diatoma vulgare)、脆杆藻(Fragilaria sp.)、针杆藻(Synedra sp.)、舟形藻(Navicula sp.)、桥弯藻(Cymbella sp.)、小球藻(Chlorella sp.)等。两个月份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均值分别为3.06和3.12,Margalef丰富度指数(D)均值为1.17和1.52,Pielou均匀度指数(J)均值为0.90和0.82。结合水体营养盐指标、浮游植物密度及多样性指数等指标对水质评价,长江源区水质总体呈无污染或轻度污染状态。

关 键 词:长江源区  水环境特性  浮游植物 群落特征 水质评价

分 类 号:X826]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