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区域微型生物养护剂对池塘环境改善作用研究    

Study on the Effect of Regional Micro-biological Curing Agent on the Improvement of Pond Environment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刘春花[1,2] 梁慧丽[1] 孙承文[1,2] 陶家发[1] 巩华[1] 石存斌[1] 吴淑勤[1]

LIU Chunhua;LIANG Huili;SUN Chengwen;TAO Jiafa;GONG Hua;SHI Cunbin;WU Shuqin(Pearl River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Guangzhou 510380,China;Guangzhou Pulin Biological Products Co.,LTD,Guangzhou 510380,China)

机构地区:[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广东广州510380 [2]广州普麟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380

出  处:《广东农业科学》

基  金: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2017HY-ZD0504);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自主科技创新项目(ZC2019-8)

年  份:2019

卷  号:46

期  号:10

起止页码:104-11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AS、IC、RCCSE、UPD、WOS、ZGKJHX、ZR、普通刊

摘  要:【目的】探讨区域微型生物养护剂在水产养殖中改善养殖生态环境的作用机理。【方法】在实验室内用水族缸建立4个模拟池塘生态环境,各处理的底泥、池水来源分别为:处理1和处理3来自南沙健康塘,处理2来自南沙非健康塘,处理4来自清远非健康塘,各引入鳙鱼(Aristichthys nobilis)3尾、罗非鱼(Oreochromis mossambicus)2尾、清道夫鱼(Pterygoplichthys multiradiatus)2尾,搭配合理的投饲管理,定期使用以南沙与清远当地池塘微生物及农业生产次产品制成的池塘微型生物养护剂(护料),观察护料对水质因子、浮游藻类、原生动物及鱼体的养护作用。【结果】使用护料对降低处理2及处理4的氨氮效果显著,并在模拟试验期间维持各处理的水质因子相对稳定。试验过程中,浮游藻类震荡增加,试验组比对照组增速快、变动幅度窄,第90天(D90)时平均密度、种类数及多样性指数分别依次为处理4>处理1>处理3>处理2、处理2>处理4>处理1>处理3、处理4>处理2>处理1>处理3,使用护料可将主要浮游藻类种类养护为绿藻门、硅藻门种类,并降低单一优势种类的比例;在护料的养护下,原生动物的物种丰富度明显增加,第60天(D60)时各处理的平均密度、种类数量及多样性指数均表现为处理1>处理3>处理2>处理4;鱼体存活率大幅提高,各组存活率依次为处理1(85.7%)>处理2(57.1%)>平均数(50.0%)>处理4=处理3(28.6%),其中,对水质要求高的鳙鱼在处理1、处理2中均有1尾存活。【结论】运用护料中具有区域属性的微生物菌群,并随养殖时期调整护料C/N比,可养护池塘使养殖系统动态稳定,保持健康养殖。

关 键 词:微型生物养护剂(护料)  浮游藻类 原生动物 水质因子

分 类 号:S94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