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秦巴山区近15年植被NPP时空演变特征及自然与人为因子解析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s of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and its natural and human factors analysis in Qinling-Daba Mountains in the past 15 year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李金珂[1,2] 杨玉婷[1,2] 张会茹[1,2] 黄铝文[1,2] 高义民[1,2,3]

LI Jinke;YANG Yuting;ZHANG Huiru;HUANG Lüwen;GAO Yimin(Northwest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College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Yangling 712100,China;Northwest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College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Yangling 712100,China;Key Laboratory of Plant Nutrition and the Agri environment in Northwest China,Ministry of Agriculture,Yangling 712100,China)

机构地区:[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杨凌712100 [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杨凌712100 [3]农业部西北植物营养与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杨凌712100

出  处:《生态学报》

基  金:陕西省重大农技推广服务试点项目(2016XXPT-00)

年  份:2019

卷  号:39

期  号:22

起止页码:8504-851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9_2020、GEOBASE、IC、JST、PROQUEST、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植被NPP作为衡量陆地生态系统的关键指标和地表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合理地评价生态系统变化及其可持续性。基于MOD17A3数据,借助GIS空间分析、相关性分析及地理探测器模型等方法,探讨了2000—2014年秦巴山区NPP时空格局及演变特征,并对影响NPP的自然和人为因子进行量化研究。结果表明:(1)秦巴山区近15年NPP总量整体呈波动增加趋势,增速0.65TgC a^-1,单位面积NPP均值为493.09gC m^-2 a^-1,呈“西高东低”空间特征,地域差异明显;(2)不同植被类型的NPP总量存在差异,阔叶林和栽培植被是对秦巴山区生态系统最具贡献的植被类型;(3)NPP随高程、坡度均呈阶段性变化特征,其中坡度影响NPP变化的幅度弱于高程,NPP与降雨、气温、实际蒸散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4)自然因子对NPP贡献率存在显著差异(P<0.01),依次排序为:实际蒸散量>降雨>气温>高程>坡度,且研究区NPP受多种自然因子的交互影响;(5)人为因子对NPP的影响表现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造成NPP总量的损益,可分为还林还草的积极效应及城市发展和人类破坏等的消极效应。

关 键 词:NPP 时空演变  自然与人为因子  地理探测器  秦巴山区  

分 类 号:Q94[植物生产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