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区域协同立法模式探究——以长三角为例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宋保振[1] 陈金钊[2]

机构地区:[1]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 [2]华东政法大学科学研究院

出  处:《江海学刊》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兴学科视野中的法律逻辑及其拓展研究”(项目号:18ZDA034);第65批博士后面上资助项目“长三角区域协同立法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年  份:2019

卷  号:0

期  号:6

起止页码:165-17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SCI、CSSCI2019_2020、NSSD、RCCSE、RWSKHX、SKJJZZ、ZGKJHX、核心刊

摘  要:区域协同立法源自区域一体化发展需求,有效践行了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针对协同立法过程中的规范欠缺、主体不清、事项模糊和理念冲突等难题,当务之急是在我国立法体制框架内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确立可操作的协同立法模式。以长三角为例,结合立法过程中人大与政府、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市场三对影响因素的相互作用以及当下主要的协同模式探索,长三角区域协同立法应重点建构一种"协商互补型"模式,并以之作为其他区域协同立法的参考。长三角"协商互补型"协同立法模式包括理念、进路、主体和内容"四要点"和协商与互补"两层面",以苏浙沪皖四省市人大主导制定的统一性法律文件为基础、以各地方单行立法为细化,主要依靠信息共享机制、重大攻关机制、利益补偿机制和法规清理机制保障运行。

关 键 词:长三角一体化 区域协同立法  “协商互补型”模式  立法机制  

分 类 号:D92[法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