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构建自身 寻回主体——保罗·利科诠释学的理论体系探讨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Self:Paul Ricoeur’s Hermeneutic Theor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黄钏[1,2] 冯寿农[3,4]

Huang Chuan;Feng Shounong(School of Foreign Stu dies,Xiamen University,Fujian,China,361005)

机构地区:[1]厦门大学 [2]厦门大学外文学院法语系 [3]厦门大学法语系 [4]厦门大学中文系

出  处:《当代外国文学》

年  份:2019

卷  号:0

期  号:3

起止页码:135-14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SCI、CSSCI2019_2020、NSSD、RCCSE、RWSKHX、SKJJZZ、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主体的瓦解是现代性危机的一个重要症候。保罗·利科的诠释学理论围绕着主体性问题展开,从反思哲学出发,经由象征和文本两个阶段的探讨,最后确立自身诠释学。其理论对重构主体性的关键在于:人对自身的认识并非建立在直接意识的自明性之上,相反,必须借助象征符号、话语文本和他者的"中介化",对存在与世界进行诠释,才能实现对自身的认识与理解,从而实现对自身主体性的确立。利科通过对诠释学与主体哲学的双重探索建构了独特的诠释学理论体系,这不仅为深陷困境的现代性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和迂回策略,更将主体性的问题从抽象的思辨拉回到具体的存在层面,扎入实践和伦理的土壤里。

关 键 词:现代性危机 诠释学 主体性 自身  

分 类 号:G63[教育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