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局部波动率模型的上证50ETF期权定价研究  ( EI收录)  

Empirical analysis of Shanghai 50ETF options pricing based on local volatility model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西梅[1,2] 赵延龙[1,2] 史若诗[1,2] 包莹[3]

WANG Ximei;ZHAO Yanlong;SHI Ruoshi;BAO Ying(LSC,Academy of Mathematics and Systems Science,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190,China;School of Mathematical Sciences,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190,China;Risk Management Department,Indus 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Beijing 100032,China)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系统控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0 [2]中国科学院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北京100190 [3]中国工商银行总行风险管理部,北京100032

出  处:《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A07038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622309)~~

年  份:2019

卷  号:39

期  号:10

起止页码:2487-250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CD、CSCD2019_2020、CSSCI、CSSCI2019_2020、EI、IC、JST、NSSD、RCCSE、RWSKHX、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局部波动率模型被广泛运用于风险管理、期权定价等领域,该模型不仅可以描述波动率微笑、期限结构等实际现象,同时能保证市场的完备性.研究局部波动率模型的核心目标是对隐含波动率进行建模.本文分别通过参数法和非参数法对隐含波动率建模,不仅保证了波动率曲面的无套利性,同时给出了非参数法求解局部波动率的显式表达式,从而消除了近似误差,得到较为光滑的波动率曲面.此外,本文基于局部波动率模型对我国上证50ETF指数期权的定价进行了实证研究,分别从样本内定价误差、样本外定价误差、套期保值效果三个方面分析比较了该模型的定价效果.实证结果显示:对样本内数据,非参数法拟合的定价结果优于参数方法;对样本外数据以及套期保值效果来说,参数法取得的效果较好.特别地,隐含波动率建模方法无论是对期权定价还是套期保值,效果均优于直接根据市场数据建模的结果,样本内定价误差可减少一半以上,均方误差可降低1~2个数量级.

关 键 词:期权定价 隐含波动率 局部波动率模型  参数估计

分 类 号:F830[金融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