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2016—2018年郑州市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分析    

Monitoring results of food-borne pathogens in Zhengzhou city in 2016-2018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戴蕾[1] 王松强[1] 李倩[1] 孙丽梅[1] 牛卫东[1] 陈欣然[1]

DAI Lei;WANG Song-qiang;LI Qian;SUN Li-mei;NIU Wei-dong;CHEN Xin-ran(Zhengzhou Municipal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Zhengzhou,Henan 450007,China)

机构地区:[1]郑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出  处:《实用预防医学》

基  金:河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162102310226);郑州市智慧公共卫生项目(郑发改设[016]705号)

年  份:2019

卷  号:26

期  号:12

起止页码:1450-145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AS、JST、RCCSE、ZGKJHX、普通刊

摘  要:目的分析郑州市2016—2018年食品中主要微生物污染状况,为预防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方法,并参照《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对郑州市共561份食品样品进行食源性致病菌检测。结果2016—2018年郑州市共检测561份食品,检出致病菌阳性样本49份,阳性样本率为8.73%,阳性菌株51株,菌株检出率为9.09%。在检出的菌株中,蜡样芽胞杆菌最多,占总阳性菌株的41.81%,其次为沙门氏菌10株,占总阳性菌株的19.60%。在检测的10类食品中,餐饮食品阳性样本率最高,为15.83%,其次为肉与肉制品15.15%,水果及其制品10.00%,豆制品8.89%,特殊膳食用食品6.13%,调味品3.45%。从不同的采样地点分布来看,集体食堂的阳性样本率最高,其次为学校周边小商铺、街头摊点等。结论2016—2018年郑州市市售食品中存在一定的食源性致病菌污染,主要污染菌为蜡样芽胞杆菌和沙门氏菌。建议持续开展对餐饮食品、肉与肉制品和水果及其制品的致病菌监测,加强对集体食堂、学校周边小商铺、街头摊点等地点的监督管理。

关 键 词:食品安全 食源性致病菌 食品污染 监测  

分 类 号:R155.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