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PMC方法的辽宁测震台网监测能力评估    

Assessment of Earthquake Monitoring Capability of Liaoning Seismic Network Based on PMC Method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安祥宇[1] 赵倩[1] 王晓睿[2] 王淑辉[1] 徐鹏深[1]

AN Xiangyu;ZHAO Qian;WANG Xiaorui;WANG Shuhui;XU Pengshen(Earthquake Agency of Liaoning Province,Shenyang 110034,Liaoning,China;Dalian Seismic Station,Dalian 116000,Liaoning,China)

机构地区:[1]辽宁省地震局,辽宁沈阳110034 [2]大连地震台,辽宁大连116000

出  处:《地震工程学报》

基  金:辽宁省地震局青年基金(LZ201829)

年  份:2019

卷  号:41

期  号:6

起止页码:1545-155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CD、CSCD_E2019_2020、JST、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获得辽宁测震台网科学准确的监测能力评估结果,分析辽宁及周边地区的地震监测能力时空分布特征,为测震台网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首次将“基于概率的完整性震级”(PMC)方法应用到辽宁测震台网,通过计算获得辽宁地震台网37个台站的单台检测概率、测震台网合成检测概率以及基于概率的最小完整性震级M P。单台检测概率表明:PMC方法能够客观地反映台站对地震事件的检测能力;营口—海城老震区周围的台站对较小震级的地震有较高的检测能力,受台网布局影响,位于辽宁边界地区台站的检测能力较弱。M P时空分布特征显示:辽宁中部沈阳—辽阳—本溪—鞍山—盘锦地区1.5≥M P≥1.2。辽宁南部大连一带监测能力较低M P≥3.0,辽宁西部与河北交界地区3.0≥M P≥2.5,辽宁其他区域2.5≥M P≥1.8。研究结果表明,为进一步提高辽宁地震台网监测能力,需在辽宁东部、东南部建设台站以提高该区域台站密度,在辽宁西部地区建设部分台站和重新规划需要引入的河北共享台站,以提高该区域的台站密度及改善台站空间布局和该区域的监测能力。

关 键 词:监测能力  最小完整性震级  基于概率的完整性震级方法  

分 类 号:P315.7]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