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中国东部层积云发展过程中云微物理特征的演变  ( EI收录)  

Cloud micro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in the development of stratocumulus clouds over Eastern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李思聪[1,2] 李昀英[1] 孙国荣[1,3] 宋文婷[1]

LI SiCong;LI YunYing;SUN GuoRong;SONG WenTing(College of Meteorology and Oceanography,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Nanjing 211101,China;Unit No.95364 of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Guangdong Zhanjiang 524300,China;Unit No.92859 of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Tianjin 300000,China)

机构地区:[1]国防科技大学气象海洋学院,南京211101 [2]中国人民解放军95364部队,广东湛江524300 [3]中国人民解放军92859部队,天津300000

出  处:《地球物理学报》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重点专项(2018YFC1507604)资助

年  份:2019

卷  号:62

期  号:12

起止页码:4513-452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9_2020、EI、GEOBASE、GEOREFPREVIEWDATABASE、IC、JST、PA、RCCSE、SCI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基于2007—2010年的CloudSat卫星观测数据,以云层液态水路径为指标将层积云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对比研究了中国东部降水与非降水层积云发展过程中云微物理特征和云微物理机制的演变,并分析了其海陆差异.研究表明:非降水层积云中,云滴增长主要通过凝结过程完成,但云滴的凝结增长有限,难以形成降水,在非降水层积云发展的旺盛阶段,云层中上部云滴发生较弱的碰并过程.降水层积云中云滴碰并增长活跃,当云层液态水路径小于500 g·m-2时,云滴在从云顶下落至云底的过程中持续碰并,并在云底附近出现云水向雨水的转化;当降水层积云液态水路径超过500 g·m-2时,云滴碰并增长主要发生在云层上部,在云层中部,云液态水含量、液态粒子数浓度和液态粒子有效半径达到最大,云水向雨水的转化最为活跃.层积云微物理特征的海陆差异主要是由海陆上空气溶胶浓度和云中上升气流强度不同导致的.在非降水层积云中下部,陆地丰富的气溶胶为云滴凝结增长提供了充足的云凝结核,因而云微物理量的量值在陆地上空更大,而在云层中上部,云滴凝结增长达到极限,海洋充足的水汽输送使云微物理量的量值在海洋上空更大.当降水层积云液态水路径大于500 g·m-2时,陆地层积云中更强的上升气流使大量云滴在云层中上部累积滞留,云滴碰并增长活跃,云层中上部云微物理量的量值在陆地上空更大.

关 键 词:层积云 降水 云微物理特征

分 类 号:P40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