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响应面法的多因素交互作用下中部槽磨损试验研究  ( EI收录)  

Experimental Study on Wear of Middle Plates under Multi Factor Interactions Based on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李博[1,2] 夏蕊[1] 王学文[1] 杨兆建[1] 席庆祥[2]

LI Bo;XIA Rui;WANG Xuewen;YANG Zhaojian;XI Qingxiang(Shanxi Key Laboratory of Fully Mechanized Coal Mining Equipment,College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aiyuan,030024;Post-doctoral Scientific Research Station,Shanxi Coal Mini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Ltd.,Taiyuan,030031)

机构地区:[1]太原理工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煤矿综采装备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太原030024 [2]山西煤矿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太原030031

出  处:《中国机械工程》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875386 51804207);山西省留学人员科技活动择优资助项目(2016);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资助项目(2016-43)

年  份:2019

卷  号:30

期  号:22

起止页码:2764-277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9_2020、EI、IC、INSPE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确定影响中部槽磨损的主要因素及交互作用关系,通过中部槽磨损试验,以磨损量为响应值,基于响应面法进行了磨损因素分析。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对6个磨损因素进行筛选,发现煤散料含水率、煤散料含矸率及法向载荷对磨损量影响显著。根据中心复合设计(CCD)试验结果建立了磨损量与显著性因素的二阶回归模型,经响应面分析可知,散料含水率是影响磨损的关键因素。对回归模型进行优化,得到显著性对磨损量的预测模型,经试验发现预测模型与真实试验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应用响应面法进行中部槽磨损多因素交互作用研究是可行的。

关 键 词:响应面法 刮板输送机 中部槽 磨损 多因素交互作用  

分 类 号:TD528]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