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环莫干山民宿的时空分布特征与成因    

Spatial pattern and contributing factors of homestay inns in the area around Mogan Mountai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张海洲[1,2] 陆林[2] 张大鹏[2] 虞虎[3] 张潇[2]

ZHANG Haizhou;LU Lin;ZHANG Dapeng;YU Hu;ZHANG Xiao(School of Geography and Planning,Sun Yat-Sen University,Guangzhou 510275,China;School of Geography and Tourism,Anhui Normal University,Wuhu 241002,Anhui,China;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CAS,Beijing 100101,China)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广州510275 [2]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芜湖241002 [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出  处:《地理研究》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30644)

年  份:2019

卷  号:38

期  号:11

起止页码:2695-271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CD、CSCD2019_2020、CSSCI、CSSCI2019_2020、JST、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民宿是中国乡村振兴和旅游转型升级过程中涌现出的新兴业态和空间利用方式,但学术关注滞后。环莫干山地区是目前中国最典型的民宿发展集聚区之一。本研究通过官方统计资料和实地调研获取环莫干山民宿空间发展数据,构建了ArcGIS和地理探测器结合的民宿空间过程分析方法,基于目的地的微观尺度系统地探讨环莫干山民宿时空分布特征和成因。研究发现:①2011-2017年环莫干山民宿呈现出逐年增长的态势,空间分布范围不断扩大,空间发展方向出现较大变化,逐渐趋向镇域均衡性发展。目前已经在莫干山风景区毗邻村域形成以"后坞-仙潭-燎原-劳岭-兰树坑"为中心的环莫干山面状核心集聚区和边缘村域多点集聚的民宿空间发展结构。不同档次民宿的时空发展趋势具有一定差异。②环莫干山民宿的空间过程由集聚到强烈集聚,不同档次民宿的集聚程度均呈现出快速提升的趋势。空间发展过程中早期民宿集聚点扩散效应显著。空间集聚过程与地形地势、核心风景区、交通干线和居民点密切相关。③风景景观、发展基础、社会因素和区位因素是环莫干山民宿景观格局异质性的重要决定因素维度,但不同等级民宿的空间决定因素维度和指标差异性显著,两因素维度交互作用对于民宿的空间影响力更为显著。研究对于丰富接待业空间选址的类型研究,总结中国典型民宿集聚区空间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同时对于民宿产业选址和民宿集聚区规划实践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关 键 词:民宿 时空演化  空间集聚  等级分异  环莫干山  

分 类 号:P]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