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互联网平台的随堂测验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Effects of internet-based quiz on the teaching of Pathophysiolog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旦增顿珠[1] 龚嘎蓝孜[1]

Danzeng Dunzhu;Gongga Lanzi(Teaching and Research Section of Function,Department of Basic Medicine,Medical College,Tibet University,Lhasa 850000,China)

机构地区:[1]西藏大学医学院基础部机能学教研室,拉萨850000

出  处:《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基  金:西藏大学医学院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2018-YXYJG01):西藏大学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XZDXJXYJ201806);西藏大学2019年西藏自治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中央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项目(2019-2021)。

年  份:2019

卷  号:18

期  号:10

起止页码:986-99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JST、ZGKJHX、普通刊

摘  要:目的探讨基于互联网平台的随堂测验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西藏大学医学院同一位教师任课的2017级护理本科班41人和2016级药学本科班49人,随机分为随堂测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教学效果比较。评价指标包括期中考试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学生评教分数和教师自我评价分数。采用SPSS 22.0对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随堂测验组期中考试成绩各大题分数和总分数均比对照组高,其中除简答题和论述题分数外,其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堂测验组期末考试各大题分数和总分数均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堂测验组学生对知识记忆、学习效率、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和评教总分的得分均比对照组对同一任课教师的评教得分要高,其余如课堂管理、教师职业道德、教学民主、课后作业、教学能力和教学互动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教师在使用两种教学方法进行授课的过程中,随堂测验组在掌握学生学习、督促学生学习、节约工作时间、节约资源和自评总分上的评价比对照组得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如课堂管理、教师职业道德、教学民主、课后作业、教学能力和教学互动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互联网的随堂测验是推动学生学习进步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 键 词:互联网 随堂测验  病理生理学 教学

分 类 号:R-0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