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黑水虻幼虫处理规模化猪场粪污的试验研究    

Research on treatment of fecal pollution on large scale pig farms with black soldier fly larv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袁橙[1] 魏冬霞[1] 解慧梅[1] 赵永旺[1] 戴建华[1]

YUAN Cheng;WEI Dongxia;XIE Huimei;ZHAO Yongwang;DAI Jianhua(Jiangsu Agri-animal Husbandry Vocational College,Taizhou 225300,China)

机构地区:[1]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动物医学院

出  处:《畜牧与兽医》

基  金:2017年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项目(SXGC[2017]250)

年  份:2019

卷  号:51

期  号:11

起止页码:49-5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了研究黑水虻幼虫在不同温度下处理不同含水量猪场粪污的效果,利用人工气候箱模拟25℃、28℃和30℃三种饲养温度,将育肥舍干清粪含水量调整为70%、75%和80%后接种4日龄幼虫,以不接种幼虫的不同含水量粪便作为对照,比较不同处理条件下幼虫的体重和体长变化、粪便减重率、猪粪形态和臭味变化。数据分析显示,处理中含水量为75%的粪便内幼虫体重、体长和粪便减重率高于含水量70%组(P<0.05)。同时发现,同样含水量条件下28℃和30℃组处理粪便的效率优于25℃组,在第3~7天28℃组和30℃组间幼虫体重和体长差异不显著(P<0.05),在9天之后30℃组幼虫体重显著低于28℃组(P<0.05),但组间体长差异并不显著(P<0.05)。在第9天(含水量70%和75%组)或第11天(含水量80%)后,幼虫停止生长,粪便臭气强度明显降低且减重明显。结果表明,当温度为28℃~30℃、粪便含水量为75%时猪场育肥舍粪污处理效率较高,粪便在第10天后即可结束处理。该方法具有操作步骤简单、处理成本低、易于推广运用等优点,可在降低畜禽粪污排放成本和减少养殖污染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 键 词:黑水虻幼虫  温度 含水量 猪场粪污处理  

分 类 号:S899.9]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