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红豆淀粉-脂质复合物结构及体外消化性质  ( EI收录)  

Structure and in Vitro Digestibility of Adzuki Bean(Vigna angularis) Starch-Lipid Complexe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郭宏伟[1] 赵城彬[1] 吴玉柱[1] 张浩[1] 张隋鑫[1] 李妍[1] 许秀颖[1] 刘景圣[1]

GUO Hongwei;ZHAO Chengbin;WU Yuzhu;ZHANG Hao;ZHANG Suixin;LI Yan;XU Xiuying;LIU Jingsheng(National Engineering Laboratory for Wheat and Corn Deep Processing,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118,China)

机构地区:[1]吉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小麦和玉米深加工国家工程实验室

出  处:《食品科学》

基  金:“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400702);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02-30);吉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JJKH20180654KJ)

年  份:2019

卷  号:40

期  号:21

起止页码:21-2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S、CSCD、CSCD_E2019_2020、EI、FSTA、IC、JST、RCCSE、RSC、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将红豆淀粉与棕榈酸、硬脂酸、油酸和亚油酸4种脂肪酸复合,采用微波处理淀粉后,使用水浴加热方法制备红豆淀粉-脂质复合物,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及X射线衍射探讨复合物的结构变化,并测定复合物的体外消化特性。结果表明,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与对照红豆淀粉相比,红豆淀粉-脂质复合物的体积增大,表面凹凸不平。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结果表明红豆淀粉只有单一峰,而复合物有3个峰,证明复合物是由Ⅰ型和Ⅱ型复合物共同构成;糊化起始温度、峰值温度、结束温度均升高,说明加入脂肪酸抑制了淀粉的糊化;热焓随着脂肪酸碳链长度及不饱和度的增加而增大,热焓的增加可能与抗性淀粉的形成有关。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复合物形成,氢键的增加可能使抗性淀粉含量增多。复合物产生了Ⅴ型结晶结构的衍射角,晶体特性发生改变,证明了复合物的存在,添加棕榈酸、硬脂酸、油酸形成复合物的特征峰强度明显高于添加亚油酸形成复合物的特征峰强度,随着Ⅴ型特征峰强度的增加,抗性淀粉含量增多。复合物的快速消化淀粉质量分数降低、缓慢消化淀粉及抗性淀粉质量分数升高,抗消化性随着脂肪酸碳链长度的增加及不饱和度的增加而降低。4种脂肪酸对红豆淀粉结构及体外消化影响不同,其中,以棕榈酸的影响效果最为显著。本实验可为淀粉-脂质复合物的结构性质及其在抗性淀粉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关 键 词:淀粉-脂质复合物  结构  傅里叶红外光谱 X射线衍射 体外消化

分 类 号:TS201.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