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摇青和揉捻工艺对白茶生化成分和感官品质的影响
Effects of Rolling and Rocking Green on the Sensory Quality and Biochemical Components of White Te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WANG Feiquan;FENG Hua;ZHU Xiaoyan;LI Shaohua;ZHANG Jianming;ZHANG Bo;DU Hong;CHEN Rongbing(College of Tea and Food Science,Wuyi University/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of Chinese Oolong Tea Industry,Wuyishan,Fujian 354300,China;International Tea Research Center,Wuyi University,Wuyishan,Fujian 354300,China;Wuyishan Qiwei Tea Industry Co.,Ltd,Wuyishan,Fujian 354300,China)
机构地区:[1]武夷学院茶与食品学院/中国乌龙茶产业协同创新中心,福建武夷山354300 [2]武夷学院国际茶业研究中心,福建武夷山354300 [3]武夷山市齐唯茶业有限公司,福建武夷山354300
基 金:福建省科技厅引导性项目(No.2019N0023);福建省科技厅科技创新平台项目(No.2018N2004);福建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中国乌龙茶产业协同创新中心专项(闽教科[2015]75号)
年 份:2019
卷 号:40
期 号:11
起止页码:2236-224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CD、CSCD2019_2020、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开发高香型白茶产品,本研究以黄观音茶树品种驻芽小开面三、四叶为原料,以传统白茶工艺为对照(CK),以室内自然萎凋过程中引入摇青(YQ)、揉捻(RN)、摇青加揉捻(YQ+RN)为处理,对比分析不同工艺对黄观音白茶香气物质的含量与组成、生化成分含量及成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观音茶树品种鲜叶内含物质比较丰富、组成比较合理;各处理成茶香气成分的种类和含量丰富:种类在101~106个之间、相对含量占提取物总量的78.10%~84.26%,与CK相比,处理组对白茶主要香气成分的总量和种类,以及香气成分的构成影响显著;各处理之间,成茶的生化成分含量差异显著,其中茶多酚等10个生化成分以CK含量最高,茶黄素等3个生化成分以YQ最高,黄酮类等3个生化成分以RN最高,茶褐素以YQ+RN最高;成茶感官品质综合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YQ>YQ+RN>CK>RN,且处理之间差异显著。综合分析,认为YQ所制白茶品质优异,具有花香型白茶的品质特征。
关 键 词:黄观音 白茶 加工工艺 生化成分 香气成分 感官品质
分 类 号:S571.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