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我国空气质量较差的10个城市2005—2017年大气颗粒物水平、影响因素及化学组分    

Levels,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atmospheric particulates in 10 cities with poor air quality in China in 2005-2017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张瑛[1] 杨婧[1] 陈晓倩[1] 殷浩文[1]

ZHANG Ying;YANG Jing;CHEN Xiao-qian;YIN Hao wen(Bioassay and Safety Assessment Laboratory,Shanghai Academy of Public Measurement,Shanghai 201203,China)

机构地区:[1]上海市检测中心生物与安全检测实验室

出  处:《环境与职业医学》

基  金:上海市区大气PM2.5的环境遗传毒性研究(14ZR1435500)

年  份:2019

卷  号:36

期  号:10

起止页码:970-97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B、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9_2020、IC、JST、PROQUEST、UPD、ZGKJHX、核心刊

摘  要:本文就石家庄、邯郸、邢台、保定、唐山、太原、西安、衡水、郑州和济南市这10个空气质量较差的城市,从大气颗粒物水平、影响因素和化学组分3个方面对2005-2017年大气颗粒物的研究进展作简要概述。尽管这10个城市大气颗粒物污染情况总体比过去几年有所改善,但空气污染形势依旧严峻。大气颗粒物水平的影响因素包括常住人口数量、颗粒物来源、城市地理位置及气象气候条件。人类活动排放是这10个城市大气颗粒物的主要来源,以燃煤源、机动车源、二次源、扬尘源为主,在采暖期燃煤源的贡献率会有所增加。这10个城市多属于亚湿润和亚干旱地区,温带季风气候。大气颗粒物主要由水溶性离子、有机碳和元素碳、重金属和有机组分组成。总体而言,尽管我国在大气颗粒物的研究方面已经开展了许多工作,但仍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如对大气颗粒物的研究比较零散、间断,缺乏系统性,很难进行深入的比较和分析。未来大气颗粒物的研究应进一步系统且全面地开展更多的监测、组分分析、毒性检测及源解析等工作。

关 键 词:大气颗粒物 地理位置  气象 气候 源解析 化学组分

分 类 号:R12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