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LI Shu-jun;ZHAO Xiao-long;LI Qiu-yi;SU Dun-lei;HE Geng-xin(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Qingda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Qingdao 266033,China;China Academy of Build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Building Materials,Beijing 100013,China;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of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nd Safety in Shandong Blue Economic Zone,Qingda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Qingdao 266033,China;School of Architecture Engineering,Qingdao Agricultural University,Qingdao 266109,China)
机构地区:[1]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青岛266033 [2]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材所,北京100013 [3]青岛理工大学,蓝色经济区工程建设与安全协同创新中心,青岛266033 [4]青岛农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青岛266109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878366,51578297);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基础研究项目(ZR2017ZC0737)
年 份:2019
卷 号:38
期 号:10
起止页码:3314-331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S、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探究再生微粉基本性能及活性,首先通过XRD和XRF分析各类再生微粉的化学与矿物组成,得出各类再生微粉SiO2的含量均较高.接着分别试验各类再生微粉的需水量比、流动度和烧失量,并结合BET和SEM进行分析,发现再生微粉的需水量比和流动度与其独特的微观形貌密切相关.之后测定了细度相近的不同种类再生微粉强度活性指数,参照粉煤灰强度活性指数试验方法进行,初步探究了不同种类再生微粉以及混合再生微粉的强度指数变化规律,得出再生砖粉的活性最好,强度活性指数可以达到76%.且当混合再生微粉中再生砖粉的含量达到75%以上时,混合再生微粉的强度活性指数可以达到70%以上.
关 键 词:建筑垃圾 再生微粉 物理性能 强度活性指数
分 类 号:TU528.04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