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带抗风支座的组合隔震体系隔震层布置优化及试验分析  ( EI收录)  

Optimization and tests of isolation layer arrangement for a combined isolation system with anti-wind support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李飞燕[1] 吴应雄[2]

LI Feiyan;WU Yingxiong(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Xiamen University Tan Kah College,Zhangzhou 363105,China;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Fuzhou University,Fuzhou 350116,China)

机构地区:[1]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土木工程系,漳州363105 [2]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福州350116

出  处:《振动与冲击》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778149);漳州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Z2018J24);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JAT160652)

年  份:2019

卷  号:38

期  号:19

起止页码:161-16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9_2020、EI、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风荷载较大地区的隔震结构设计存在隔震效果、抗风设计和隔震层位移受控难以协调的问题。提出增设抗风支座协同隔震支座的组合隔震体系,利用抗风支座变刚度工作机理解决设计难题。介绍了新型钢板抗风支座的构造,并以某实际工程为例,根据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将隔震后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归纳为比非隔震时降低半度、一度和一度半三个档次,建立三种对比隔震模型并进行计算分析,从而进行隔震层布置优化。分析结果表明:增设新型钢板抗风支座可以同时满足隔震效果、抗风承载力和隔震层位移受控的要求;提出隔震支座的水平承载力宜接近风载下隔震层水平剪力标准值,从而保证结构正常工作状态的建议;抗风支座设计应重点验算抗剪强度要求;抗风支座数值模拟和静载抗剪试验结果表明,其在正常使用和小震下提供抗剪承载力,中震下破坏退出工作,保证结构隔震效果。

关 键 词:抗风支座  组合隔震体系  布置优化  静载抗剪试验  

分 类 号:TU373.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