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有毒乌头类中药炮制与配伍减毒机制的研究进展    

Research advancement in mechanisms of processing and compatibility for detoxication of Aconitum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魏旭雅[1] 邱子栋[1] 陈金龙[1] 孙瑞琦[2] 黄璐琦[1] 赖长江生[1]

WEI Xu-ya;QIU Zi-dong;CHEN Jin-long;SUN Rui-qi;HUANG Lu-qi;LAI Chang-jiang-sheng(State Key Laboratory Breeding Base of Dao-di Herbs,National Resource Center for Chinese Materia Medic a,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Beijing 100700,China;School of Pharmacy and Chemistry,Dali University,Dali 671000,China)

机构地区:[1]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道地药材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北京100700 [2]大理大学药学与化学学院,云南大理671000

出  处:《中国中药杂志》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81603293);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QNRC1-04)

年  份:2019

卷  号:44

期  号:17

起止页码:3695-370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BIOSISPREVIEWS、CAB、CAS、CSCD、CSCD2019_2020、EMBASE、IC、IPA、JST、PUBMED、RCCSE、RSC、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以川乌、草乌、附子等为代表的乌头类中药在中国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是一类兼具强毒性与优药效的"毒效双性"中药,具有显著的回阳救逆、祛风除湿、消炎止痛等功效,备受历代医家推崇。但是,乌头碱中毒案例屡见不鲜,如果使用不当,极易超出其狭窄的治疗窗,进而引发恶性的心脏、神经等毒性,严重危及生理健康与生命安全。故在临床上,往往采用乌头类中药的炮制品或与其他中药配伍使用,在保留其良好药效的同时有效降低毒性,保证用药安全。合适的炮制方法和配伍原则不仅可以有效降低各种毒性、减少不良反应及副作用的发生,还可显著增加乌头类中药的适应症、拓宽其使用范围,为乌头类中药的二次开发利用提供有利保障。该文综述了古代和现代乌头类中药的炮制方法及工艺、常见配伍组方原则及其减毒机制,发现主要包括物理减毒和化学减毒两类方法,其中水解减毒、"离子对"减毒和皂化减毒是其主要方式。该文揭示的减毒机制有望指导乌头类中药现代炮制工艺开发和临床合理用药。

关 键 词:川乌 附子  草乌 炮制  配伍 减毒 机制  

分 类 号:R28[中药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