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的农民主体性研究    

Research on the Farmers’ Subjectivity of Rural Vitalization in the New Er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刘碧[1] 王国敏[1]

LIU Bi;WANG guomin(Marxism School,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Sichuan 610065)

机构地区:[1]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处:《探索》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三农’协同发展研究”(15BKS038),项目负责人:王国敏;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绿色治理的机制、路径与政策研究”(16CKS015),项目负责人:翟坤周

年  份:2019

卷  号:0

期  号:5

起止页码:116-12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SCI、CSSCI2019_2020、NSSD、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厘清"谁来振兴乡村"是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逻辑起点。作为具有主体性的农民,身心双重在场是发挥其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的必要条件。然而,小农分散性、乡村失序性、农民受动性的状态引致农民主体能力、认同、权利的弱化,消解了农民的主体意蕴,给乡村振兴带来了一定的困境。不过,农村已有实践、农村发展成就以及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为激发农民主体性提供了经验借鉴、现实支撑和组织保障。为此,新时代必须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建构综合自治组织、推动制度创新,以"把方向—提能力—强认同—添动力"格局重塑农民主体性,实现乡村振兴。

关 键 词:乡村振兴  农民 主体性 农民主体性

分 类 号:D638[政治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