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CHEN Jinliao;ZHOU Yuzhen;WU Shasha;LAN Siren;PENG Donghui(Logistics Management Department,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Fuzhou,Fujian 350002,China;Key Laboratory of National Forestry and Grassland Administration for Orchid Conservation and Utilization,Fuzhou,Fujian 350002,China;College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Fuzhou,Fujian 350002,China;Fujian Ornamental Plant Germplasm Resources Innovation&Engineering Application Research Center,Fuzhou,Fujian 350002,China)
机构地区:[1]福建农林大学后勤管理处,福建福州350002 [2]兰科植物保护与利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福建福州350002 [3]福建农林大学园林学院,福建福州350002 [4]福建省观赏植物种质资源创新与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福州350002
基 金:福建省财政厅项目“花卉多样性保育”(K81110002));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种花色独蒜兰色素差异及代谢机理研究”(2019J01410);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主要花卉野生资源精准鉴定及特异性状基因挖掘”(2018YFD1000401)
年 份:2019
卷 号:39
期 号:5
起止页码:460-46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B、CSCD、CSCD_E2019_2020、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连续2 a对福建省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台湾独蒜兰居群开花物候、花粉活力与柱头可授性、繁育系统及昆虫传粉行为进行了研究,发现膜翅目蜜蜂总科的三条熊蜂和中华绒木蜂是台湾独蒜兰的传粉者,三条熊蜂和中华绒木蜂胸高分别为:(1.4±0.2)cm、(1.5±0.2)cm,均大于传粉通道入口的高度(0.8±0.2)cm,传粉昆虫沿着唇瓣外弯的中裂片进入花朵深处,发现无蜜液等回报并退出花朵时,会将药帽顶开,使得花粉块掉落并黏附在传粉昆虫的背部,当该传粉者再次进入到同一朵花或不同花时完成授粉工作;推测台湾独蒜兰通过唇瓣上金黄色条带(假蜜导)来吸引昆虫为其传粉,属于食源性欺骗方式;繁育系统试验证明台湾独蒜兰高度自交亲和,不存在无融合生殖和自花授粉的现象,其结实依赖传粉者。传粉者的种群密度和访花频率可能是影响台湾独蒜兰结实的重要因素,并最终影响其种群的维持和扩张。
关 键 词:台湾独蒜兰 中华绒木蜂 三条熊蜂 传粉生物学 繁育系统
分 类 号:S68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