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计入粗糙度的液压缸仿生微织构耦合效应研究    

Research on Coupling Effect of Biomimetic Micro-texture of Hydraulic Cylinder Considering Roughnes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陈小兰[1,2] 曾良才[1] 湛从昌[1]

CHEN Xiaolan;ZENG Liangcai;ZHAN Congchang(Key Laboratory of Metallurgical Equipment and Control Technology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Wuhan Hubei 430081,China;School of Electromechanical and Automobile Engineering,Huanggang Normal University,Huanggang Hubei 438000,China)

机构地区:[1]武汉科技大学冶金装备及其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81 [2]黄冈师范学院机电与汽车工程学院,湖北黄冈438000

出  处:《润滑与密封》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75338; 51705377)

年  份:2019

卷  号:44

期  号:9

起止页码:37-4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S、CSCD、CSCD_E2019_2020、IC、JST、RCCSE、RSC、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在间隙密封液压缸缸筒的内表面构造仿生菱形微织构,研究计入液压缸摩擦副表面粗糙度与表面微织构对液压缸缸筒内表面摩擦润滑性能的耦合影响。利用等效流量法求解表面微织构与表面粗糙度的耦合效应,同时以液压缸常用材料45钢为试件开展摩擦学试验,并对试验结果和仿真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液压缸摩擦副的表面粗糙度与表面微织构耦合作用非常明显,合适的表面粗糙度和表面微织构尺寸,可使液压缸缸筒内表面从混合润滑状态转变为流体润滑状态,从而增大缸筒内表面的动压润滑效应;缸筒内表面的菱形微织构形貌存在最优组合,使得液压缸缸筒内表面的摩擦因数最小、润滑性能最好。

关 键 词:仿生微织构  摩擦特性  动压润滑 表面粗糙度

分 类 号:TH117.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