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优质奶牛种公牛培育及示范应用    

Breeding and Application of High Quality Dairy Stud Bull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孙伟[1,2] 包向男[2] 李永胜[2] 王飞飞[2] 李善铎[2] 张铁柱[2] 乌云高娃[2] 于海泉[1] 曹贵方[2] 李喜和[2,3]

SUN Wei;BAO Xiang-nan;LI Yong-sheng;WANG Fei-fei;LI Shan-duo;ZHANG Tie-zhu;WU Yun-gao-wa;YU Hai-quan;CAO Gui-fang;LI Xi-he(The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Reproductive Regulation and Breeding of Grassland Livestock,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Hohhot 010070,China;Inner Mongolia Saikexing Reproductive Biotechnology Co.,Ltd,Hohhot 011517,China;Research Center for Animal Genetic Resources of Mongolia Plateau,College of Life Sciences,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Hohhot 010070,China)

机构地区:[1]内蒙古大学省部共建草原家畜生殖调控与繁育国家重点实验室,呼和浩特010070 [2]内蒙古赛科星繁育生物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呼和浩特011517 [3]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内蒙古高原动物遗传资源研究中心,呼和浩特010070

出  处:《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2017YFC0506702)

年  份:2019

卷  号:50

期  号:4

起止页码:380-38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AS、JST、MR、RCCSE、WOS、ZGKJHX、ZMATH、ZR、核心刊

摘  要:本研究首先通过奶牛胚胎定向选配、胚胎移植技术(MOET)、全基因组检测(选择)、后备种公牛精细化饲养管理等技术集成应用,建立良种奶牛种公牛育种技术体系,为生产冷冻精液用于人工授精进行产业化示范,大量繁育良种奶牛后代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月龄的受体青年母牛进行胚胎移植效果比较,移植后的35天进行B超孕检,其中13.5-14、13-13.5、12.5-13月龄的青年受体母牛移植受胎率分别为56.2%、58.6%、45%,都存在显著差异,表明适合的体成熟更有利于受胎率提高.其中6、8、9、10月龄的后备种公牛的平均体重分别为247(kg)、320(kg)、351(kg)、380(kg),较行业标准平均体重高出26(kg)、36(kg)、47(kg)、27(kg);6、8、9、10月龄睾丸周径分别为24(cm)、31(cm)、34(cm)、35(cm),较行业标准平均高出2.3(cm)、4.6(cm)、5.5(cm)、4.6(cm),睾丸周径与精液的产量正相关.24、16和12月龄的后备种公牛的平均采精量分别8.7ml、4.75ml、4ml,原精的密度分别为15.3亿个/ml、16.1亿个/ml、11亿个/ml;原精的活力平均为0.65%以上;畸形率分别为14.3%、15%、17%,符合牛冷冻精液国标的标准.此外,随机使用9头后备种公牛的冷冻普通精液,分布在4个规模化牧场对适配月龄的青年母牛进行了2159头次的人工输精实验,输精后的第35天B超仪进行妊娠诊断,受胎率达到58.9%,后代母犊的比例为47.9%;利用5头后备公牛的性控分离冷冻精液进行了人工输精,青年母牛进行了1493头次输精实验,35天后B超仪进行妊娠诊断,受胎率达到了59.6%,后代母犊的比例为93.8%,两者无显著差异.上述结果表明,不同月龄的受体青年母牛的胚胎移植受胎率存在显著差异,不仅要求性成熟同时必须满足体成熟;精细化的饲养管理和科学合理的日粮构成对后备种公牛的生长发育、体尺体重及未来的产能极其关键;不同月龄段的基因组选择公牛虽然精液的产

关 键 词:胚胎移植 全基因组检测  受精能力

分 类 号:S823.3] Q959.9]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