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关键技术链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分解及政策效力测度    

New energy vehicle industry policy decomposition and policy effectiveness measurement based on key technology chai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郭本海[1,2] 陆文茜[1] 王涵[1] 乔元东[1] 李文鹣[1]

GUO Ben-hai;LU Wen-qian;WANG Han;QIAO Yuan-dong;LI Wen-jian(School of Management,Jiangsu University,Zhenjiang Jiangsu 212013,China;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China Jiliang University,Hangzhou Zhejiang 310018,China)

机构地区:[1]江苏大学管理学院,江苏镇江212013 [2]中国计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出  处:《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超冲突均衡的技术密集型产业递阶式技术突破及其驱动机制研究”(批准号:71673119),“中国光伏产业创新政策多向非均匀性叠加作用测度及其优化研究”(批准号:7157312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新产品开发多团队系统中领导的效能机制研究——交互记忆系统为中介”(批准号:7160117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双积分政策下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悖论’信号识别及防范机制研究”(批准号:18YJA630056)

年  份:2019

卷  号:29

期  号:8

起止页码:76-8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CD、CSCD2019_2020、CSSCI、CSSCI2019_2020、JST、NSSD、RCCSE、RWSKHX、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对2001—2017年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进行梳理,选取具有代表性的40项政策,通过大量文献及专家意见,将产业政策大致分为规划引导、财税支持、技术规范及行政监管四类政策措施,基于新能源汽车26个关键技术链进行政策分解与匹配。在此基础上,测度在各关键技术环节产业政策措施间耦合协调度,并实证分析政策措施耦合协调度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存在“重整车、轻原材料、轻零部件”等失调现象,上下游技术水平不匹配制约了整车整体技术水平;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系统协调情况对创新绩效有方向性差异,财税支持措施与技术规范、行政监管措施间的协调有待进一步加强,而规划引导政策、技术规范与行政监管耦合协调度对整体协调水平有负面影响,明显不利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绩效的提升。根据政策分析,现有政策对有效推动新能源汽车未来进一步技术发展所起作用有限,而未来的政策要在产业共性技术发展和核心技术突破方面提供更强有力的保障,实现产业的自主可控应成为未来政策调控的重要目标,故更需要注重在技术环节的均衡性和协调性并根据产业环境的变化而适时调整政策。

关 键 词:新能源汽车 关键技术链  政策分解  政策效力测度  

分 类 号:F276.44[工商管理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