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寒区长期秸秆全量还田对水稻土理化特性的影响    

Effects of long-term all rice straw returning on soil physio-chemical properties in cold reg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董桂军[1,2] 陈兴良[3] 于洪娇[1] 洪秀杰[4] 袁媛[2] 申贵男[2] 晏磊[2] 王彦杰[2] 王伟东[2]

DONG Guijun;CHEN Xingliang;YU Hongjiao;HONG Xiujie;YUAN Yuan;SHEN Guinan;YAN Lei;WANG Yanjie;WANG Weidong(Plant Protection and Inspection Station,Heilongjiang Land Reclamation Bureau,Harbin 150000,China;Heilongjiang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and Recycling of Argo-Waste in Cold Region,College of Life Science and Technology,Heilongjiang Bay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Daqing 163319,China;Research Station of Heilongjiang 850 Farm,Hulin 158422,China;Daqing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Promotion Center,Daqing 163411,China)

机构地区:[1]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植保植检站,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2]黑龙江省寒区环境微生物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生命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9 [3]黑龙江省八五〇农场科研站,黑龙江虎林158422 [4]大庆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黑龙江大庆163411

出  处:《土壤与作物》

基  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ZD2018005);国家重大科技发展专项课题(2018YFD0800906-03);中央财政支持地方科技发展专项(ZY16A06-02);黑龙江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项目(2012TD006);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1703);农业部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项目;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D0800906-03);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三横三纵支持计划(TDJH201809)

年  份:2019

卷  号:8

期  号:3

起止页码:251-25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JST、RCCSE、ZGKJHX、普通刊

摘  要:现今东北地区水稻种植面积得到显著增加,其总种植面积是改革开放初期的6倍。随着水稻种植面积的增加,秸秆还田在黑龙江省农垦已经成为一项常规的农业栽培措施。为研究寒区水稻秸秆全量还田与秸秆腐熟剂相结合施用对水稻土生产力的影响,在黑龙江省八五〇农场开展了7年的大田定位试验。在施用秸秆腐熟剂的基础上进行水稻秸秆粉碎全量还田处理,以不还田处理作对照,测定秸秆还田处理对土壤容重、有机质、有效磷、缓效钾、速效钾、pH、阳离子交换量(CEC)和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后水稻平均产量显著高于对照460kg·hm^-2。还田处理7年后,土壤有机质含量及pH没有变化;土壤容重显著降低,由1.32g·cm^-3降低到1.25g·cm^-3,降低了0.07g·cm^-3。与实施初期相比,还田处理的有效磷、缓效钾、速效钾含量和CEC值分别增加了11.2%、14.3%、42.3%和7.0%;与对照相比,有效磷、缓效钾、速效钾含量和CEC值分别显著增加了10.4%、14.1%、45.0%和6.3%。东北地区水稻长期全量秸秆还田可以提高水稻产量,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且秸秆还田年限越长,土壤的理化性状提高越明显。

关 键 词:寒区 水稻 秸秆全量还田 土壤性质 水稻产量

分 类 号:S153.6]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