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农牧交错带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Ecological soil C,N,and P stoichiometry of different land use patterns in the agriculture-pasture ecotone of Northern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高君亮[1] 罗凤敏[1] 高永[2] 党晓宏[2] 蒙仲举[2] 陈晓娜[1] 段娜[1]

GAO Junliang;LUO Fengmin;GAO Yong;DANG Xiaohong;MENG Zhongju;CHEN Xiaona;DUAN Na(National Research Station of Inner Mongolia Dengkou Desert Ecosystem/Experimental Center of Desert Forestry,Chinese Academy of Forestry,Dengkou 015200,China;College of Desert Contro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ohhot 010019,China)

机构地区:[1]内蒙古磴口荒漠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沙漠林业实验中心,磴口015200 [2]内蒙古农业大学沙漠治理学院,呼和浩特010019

出  处:《生态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769019)

年  份:2019

卷  号:39

期  号:15

起止页码:5594-560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9_2020、GEOBASE、IC、JST、PROQUEST、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为了阐明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养分含量及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选择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4种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放牧草地、封育草地、弃耕地和耕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浅层土壤(0—25 cm)有机碳(SOC)、全氮(TN)、全磷(TP)、碱解氮(AN)和速效磷(AP)含量及土壤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区土壤贫瘠,养分含量整体水平不高,SOC、TN、TP含量分别为14.57、0.63、0.76 g/kg,AN和AP含量分别为39.87、6.72 mg/kg,5项养分指标均为中等变异。2)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均存在显著的影响,草地(封育草地、放牧草地)的SOC、TN和AN含量均高于农耕地(弃耕地、耕地),而TP和AP含量低于农耕地;草地的C∶N、C∶P和C∶P值均高于农耕地。3)土壤C、N、P元素化学计量值与C、N、P元素之间的最优拟合关系显示C∶N、C∶P主要受SOC影响,C∶P主要受N影响,表明SOC和N含量决定了研究区土壤中C、N、P化学计量特征的变化过程。研究结果对丰富土壤生态化学计量学科学理论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可为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脆弱生态区的生态功能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关 键 词:土壤养分 化学计量 土地利用类型 农牧交错带 阴山北麓

分 类 号:F3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