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光电催化氧化体系降解苯胺类污染物的同步耦合反应机制研究
Study on the reaction mechanism of photoelectrocatalytic oxidation of aniline contaminant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XU Ruyi;LI Meng;TANG Jianwei;ZHANG Qian(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Wuhan 430070;95338 Troops of the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Guangzhou 510405)
机构地区:[1]武汉理工大学市政工程系,武汉430070 [2]中国人民解放军95338部队,广州510405
基 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No.2019-zy-130,2019Ⅲ105CG)
年 份:2019
卷 号:39
期 号:8
起止页码:2525-253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9_2020、GEOBASE、IC、JST、PROQUEST、RCCSE、RSC、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以3,4-二甲基苯胺(3,4-dimethylaniline,3,4-DMA)为苯胺类污染物的代表,通过降解贡献度分析、不同影响因素下动力学公式的建立及中间产物分析来探究其在高盐光电催化氧化体系下的同步耦合反应机制.结果表明,氯类活性物质与羟基自由基对3,4-DMA 10 min降解的贡献率分别为87.55%和7.9%,UV直接氧化、阳极直接氧化、光生空穴直接氧化的作用均可忽略.在不同的初始pH值(A)、初始氯化钠浓度(B)、电流密度(C)、光照强度(D)条件下,光电体系中的光催化与电催化反应均表现出协同效应,且电催化反应占主导.4种影响因素可通过影响氯类活性物质与羟基自由基的产生来对耦合机制产生作用.根据所得动力学公式ln(c0/ct)=0.0042A^-0.2422B^0.3378C^1.4742D0.2300t,4种因素对反应体系的作用强弱顺序为:电流密度(C)>初始氯化钠浓度(B)>初始pH值(A)>光照强度(D).基于GC/MS对中间产物的检测结果,提出3,4-DMA的两种可能降解路径:①3,4-DMA依次降解为3,4-二甲基苯酚、邻二甲苯、邻甲基苯甲酸、甲苯、苯甲醛、烷烃类物质、CO2和H2O;②3,4-DMA依次降解为含N联苯类物质、脂肪酸类物质、CO2和H2O.
关 键 词:3,4-二甲基苯胺(3,4-DMA) 光电催化氧化 耦合机制 动力学 降解路径
分 类 号:X70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