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牡丹种胚离体再生体系建立    

Establishing Regeneration in vitro System of Tree Peony Embryo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陆俊杏[1] 龚慧明[1] 张涛[1]

Lu Junxing;Gong Huiming;Zhang Tao(Key Laboratory for Innovativ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Oil Peony Germplasm,Chongqing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Specialty Crop Resources,College of Life Sciences,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Chongqing,401331)

机构地区:[1]重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重庆市特色作物资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师范大学油用牡丹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出  处:《分子植物育种》

基  金: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基金项目(cstc2017jcyjAX0108; cstc2016shmszx80051);重庆高校创新团队(CXTDX-201601018);重庆师范大学基金项目(14XLB015)共同资助

年  份:2019

卷  号:17

期  号:17

起止页码:5741-574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B、CAS、CSCD、CSCD_E2019_2020、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为多年生落叶灌木,其种子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90%以上,尤其是α-亚麻酸,含量超过40%,是一种非常适合人类食用的油脂。本研究以牡丹种胚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和胚萌发,确定胚的最适成熟度,并筛选最适的愈伤分化及丛生芽诱导和再生植株生根培养基,建立牡丹种胚离体再生体系。结果表明:幼胚的诱导率比成熟胚高,污染率和褐化率比成熟胚低,幼胚更适用于牡丹离体再生;愈伤分化和丛生芽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添加6-BA 1.0 mg/L,KT 1.0 mg/L的MS培养基,芽诱导率为37.67%,丛生芽诱导率为56.53%;促进生根的最适培养基为添加IBA 1.0 mg/L,NAA 0.5 mg/L的1/2MS培养基,生根率为26%。本研究初步建立牡丹种胚离体再生体系,为牡丹的遗传转化、基因功能研究和规模化种植提供了技术支撑。

关 键 词: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  离体再生 丛生芽

分 类 号:S565.9]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