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贵阳市两次空气污染过程的气象条件分析    

Analysis of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of Two Air Pollution Processes in Guiyang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吴战平[1,2] 白慧[1,2] 陈早阳[3] 王玥彤[3] 吴哲红[4]

WU Zhanping;BAI Hui;CHEN Zaoyang;WANG Yuetong;WU Zhehong(Guizhou Institute of Mountainous Environment and Climate, Guiyang 550002, China;Guizhou Key Lab of Mountainous Climate and Resources, Guiyang 550002, China;Guizhou Climate Center, Guiyang 550002, China;Anshun Meteorological Bureau of Guizhou Province, Anshun 561000, Guizhou, China)

机构地区:[1]贵州省山地环境气候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02 [2]贵州省山地气候与资源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550002 [3]贵州省气候中心,贵州贵阳550002 [4]贵州省安顺市气象局,贵州安顺561000

出  处:《干旱气象》

基  金: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西南区域气候变化评估报告(CCSF201823)资助

年  份:2019

卷  号:37

期  号:5

起止页码:827-83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JST、ZGKJHX、普通刊

摘  要:利用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降水量及大气环流场资料对2013年贵阳市2次空气污染过程进行分析,从天气形势和空气污染演变角度分析气象因子在其中的作用。结果表明,2次污染过程中动力和热力气象因子均为其维持和发展提供有利条件,但存在异同。相同之处在于:2次污染过程中贵阳市均处在地面静止锋后,地面风速较小,不利于近地面空气污染物向区域外的水平输送;2次污染过程中贵阳上空均处在高空脊前的异常下沉气流区,配合对流层中低层的异常水平风速垂直梯度减小,均利于减小大气的斜压性、减弱天气尺度扰动的发展,同时异常逆温层的存在使大气近地层更加稳定,均不利于空气污染物的垂直混合、向高空扩散,加强了污染物在近地面集聚。不同之处在于:2次污染期间贵阳市上空分别存在不同程度的低层单层逆温和中、低层双层逆温,逆温增强时段与污染最重时段相对应,逆温层的存在大大增强了大气层结稳定度,为污染过程的维持和发展提供有利的气象条件;2次污染过程中风场的三维特征对演变过程中逆温层的影响各异,第1次过程中对流层中层偏南风利于将南方的暖湿气流输送到贵阳市上空,利于逆温层的增温、增湿和发展、维持,而第2次过程中高、低空一致的偏北风,在近地层易形成冷垫、抬升暖空气,加强逆温层的维持和发展。

关 键 词:空气污染过程  气象条件 贵阳市  

分 类 号:P466[大气科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