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新中国果树科学研究70年——桃    

Fruit scientific research in New China in the past 70 years:Peach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俞明亮[1] 王力荣[2] 王志强[2] 彭福田[3] 张帆[4] 叶正文[5]

YU Mingliang;WANG Lirong;WANG Zhiqiang;PENG Futian;ZHANG Fan;YE Zhengwen(Insitute of Pomology,Jiang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Nanjing 210014,Jiangsu,China;Zhengzhou Fruit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Zhengzhou 450009,Henan,China;College of Horticultur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Tai’an 271018,Shandong,China;Institute of Plant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Beijing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Beijing 100097,China;Forestry and Fruit Research Institute,Shangha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Shanghai 201403,China)

机构地区:[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南京210014 [2]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郑州450009 [3]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泰安271018 [4]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环境保护研究所,北京100097 [5]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林木果树研究所,上海201403

出  处:《果树学报》

基  金: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30)

年  份:2019

卷  号:36

期  号:10

起止页码:1283-129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AB、CAS、CSA、CSCD、CSCD2019_2020、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我国是桃及其多个近缘种的起源中心。新中国成立70年来,经过科技工作者广泛的资源考察,收集了国内外大量种质资源,培育了623个桃品种。依托有关单位建成了郑州、南京、北京3个国家桃种质资源圃。科研人员在栽培模式、整形修剪、科学施肥、花果管理、设施栽培、病虫害综合防控、采后贮藏加工等方面开展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为延长鲜果供应期、丰富果实类型、提升桃果品质提供了保障,支撑了我国桃产业的发展。今后的工作重点将围绕关键基因的挖掘定位、育种技术的创新、以及抗性、低需冷量、省工省力、适应机械操作品种等方面展开。通过优质、安全、高效的现代栽培技术以及采后技术的研发,为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关 键 词:桃  新中国 70年  科学研究  回顾  展望  

分 类 号:S662.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