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炒赤芍炮制工艺    

Optimization of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Fried Radix Paeoniae by Box-Behnken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许天阳[1] 董坤园[2] 宋凤媛[2] 钱圳[2] 熊金璐[2] 于澎[2]

XU Tianyang;DONG Kunyuan;SONG Fengyuan;QIAN Zhen;XIONG Jinlu;YU Peng(Innovation Practice Center,Changchun University of TCM,Changchun 130117,China;College of Pharmacy,Changchun University of TCM,Changchun 130117,China)

机构地区:[1]长春中医药大学创新实践中心,长春130117 [2]长春中医药大学药学院,长春130117

出  处:《中国药房》

基  金: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材培训项目(No.吉中医药发〔2018〕159号);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特色药材炮制规范项目(No.PZ-2017-07)

年  份:2019

卷  号:30

期  号:20

起止页码:2845-285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AS、CSA-PROQEUST、IC、IPA、JST、RCCSE、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优化炒赤芍的炮制工艺,为该炮制品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炒赤芍中的芍药苷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流动相为乙腈-0.05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15∶85,V/V),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30nm,进样量为10μL。以表面颜色、断面颜色、硬度、气味考察炒赤芍的外观性状;以外观性状评分和芍药苷含量评分的综合评分为考察指标,分别对投药量、炒制温度、炒制时间进行单因素考察,并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对上述3个因素进行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并对优化后的炮制工艺进行验证。结果:芍药苷检测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为0.02~4.15mg/mL(r=0.9999);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加样回收率均符合要求。炒赤芍的最优工艺为投药量374.60g、炒制温度101.61℃、炒制时间20min。在最优工艺条件下,6次平行验证试验所得炒赤芍的综合评分为97.39~98.82分,RSD为0.54%,与预测值(98.18分)相接近;炒赤芍颜色较赤芍生品略有加深,质脆,有香味。结论:优化所得炒赤芍的炮制工艺稳定、可行,适用于该炮制品的制备。

关 键 词:炒赤芍  芍药苷 外观性状 响应面法 BOX-BEHNKEN设计

分 类 号:R283.3[中药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