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华南地区新元古代花岗岩铀成矿机制——以摩天岭花岗岩为例 ( EI收录)
Uranium metallogenic mechanism of Neoproterozoic granites in South China: A case study from the Motianling granit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XU ZhengQi;SONG Hao;YIN MingHui;ZHANG ChengJiang;CHENG FaGui;TANG ChunYong(College of Geosciences,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hengdu 610059,China;Sichuan Key Laboratory of Geoscience and Nuclear Technology,Chengdu 610059,China;Guangxi 305 Nuclear Geological Team,Liuzhou 545005,China)
机构地区:[1]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成都610059 [2]地学核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59 [3]广西壮族自治区三〇五核地质大队,柳州545005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2079);中国核工业地质局项目(201807)联合资助
年 份:2019
卷 号:35
期 号:9
起止页码:2695-271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9_2020、EI、GEOBASE、GEOREFPREVIEWDATABASE、IC、JST、PROQUEST、RCCSE、SCI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华南是我国重要的花岗岩型铀成矿区,印支期-燕山期花岗岩是最主要的产铀花岗岩。广西北部形成于新元古代的摩天岭岩体是我国目前已知的最古老的产铀花岗岩体之一。前人对华南印支-燕山期花岗岩的铀成矿作用研究较深入,但对以摩天岭岩体为代表的新元古代古老花岗岩的铀成矿作用研究程度较低。本文以摩天岭花岗岩体为对象,进行了岩石学、地球化学、年代学及其铀矿成矿特征和规律的深入研究,取得以下认识:1)摩天岭岩体规模巨大,相带分布明显,内部相带和过渡相带发育,岩性主要为黑云母花岗岩、二云母花岗岩和含电气石二云母花岗岩,花岗岩体具有富硅富碱、铝过饱和、钾大于钠的特点,属S型花岗岩;2)摩天岭岩体形成于850~760Ma之间的新元古代;3)摩天岭岩体铀成矿潜力巨大,铀矿化以铀-绿泥石型和铀-硅化带型为主,铀-绿泥石型的代表矿床--达亮矿床形成于360~401Ma,是加里东期区域变质及构造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铀-硅化带型铀矿的代表--新村铀矿形成于47Ma,是喜马拉雅期伸展构造作用下构造-热液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4)摩天岭岩体中铀矿床的铀源来自于元古界四堡群、丹州群和摩天岭岩体本身;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同时有深部流体的参与;热源主要与加里东期区域变质作用和喜马拉雅期伸展背景下的构造作用关系密切;5)摩天岭岩体铀成矿经过了新元古代铀预富集、加里东晚期到海西早期的区域变质-构造热液成矿作用、喜马拉雅期的构造热液成矿作用等几个阶段,形成了类型丰富、规模较大的铀矿床,铀找矿潜力巨大。
关 键 词:花岗岩型铀矿 新元古代 成矿机制 摩天岭花岗岩
分 类 号:P588.121] P619.14[地质学类;地质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