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长江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特征    

Ecological features of phytoplankton community in the Yangtze River Estuar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上官欣欣[1,2] 薛俊增[1,2] 吴惠仙[1,2]

SHANGGUAN Xinxin;XUE Junzeng;WU Huixian(College of Marine Ecology and Environment,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Shanghai 201306,China;Centre forResearch on the Ecological Security of Ports and Shipping,Shanghai 201306,China)

机构地区:[1]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态与环境学院,上海201306 [2]上海海洋大学港航生态安全研究中心,上海201306

出  处:《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基  金:上海市海洋局项目(沪海科2017-06);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0418013);上海市科委科研计划项目(17DZ1202905)

年  份:2019

卷  号:28

期  号:5

起止页码:689-69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AB、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9_2020、JST、PROQUEST、RCCSE、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研究了长江口南、北支浮游植物的空间分布特征。共采集到浮游植物157种,隶属8门71属,平均细胞密度3.31×10^5个/L。其中硅藻门为主要优势类群,共25属61种,占浮游植物总种类数的39%。主要优势种为蓝藻门的湖泊鞘丝藻,常见种为蓝藻门的阿氏颤藻、两栖颤藻、小颤藻、绿藻门的小球藻,以及硅藻门的中肋骨条藻。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在3.27×10^4~1.50×10^6个/L,南北支水域以及主河道水域没有差别。各样点的均匀度指数变化比较平稳;多样性指数变化和丰富度指数变化一致,南支水域显著高于北支和主河道水域。统计分析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相关性显示:物种数和总细胞丰富度分别与温度、叶绿素a显著正相关,与盐度显著负相关;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分别与温度、叶绿素a显著正相关,与电导率显著负相关;蓝藻细胞密度与温度显著正相关,与溶氧量、盐度显著负相关;硅藻细胞密度与电导率显著正相关,与温度显著负相关。对调查水域浮游植物种类和密度的分布影响较为显著的环境因子为盐度、电导率、溶氧量、温度和叶绿素a。因此,长江口环境因子的不同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化。

关 键 词:长江口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环境因子

分 类 号:Q948.8[植物生产类] S917[水产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