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非洲猪瘟对中国生猪市场和产业发展影响分析  ( EI收录)  

Analysis on effects of African swine fever on China’s pig market and industry development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朱增勇[1] 李梦希[1] 张学彪[1]

Zhu Zengyong;Li Mengxi;Zhang Xuebiao(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Institute of CAAS/Key Lab of Digital Agricultural Early Warning Technology of MOA/Key Lab of DigitalAgricultural Early Warning Technology and System of CAAS,Beijing 100081,China)

机构地区:[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农业部智能化农业预警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科院智能化农业预警技术与系统重点开放实验室

出  处:《农业工程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503251)

年  份:2019

卷  号:35

期  号:18

起止页码:205-21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AB、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9_2020、EI、FSTA、IC、JST、PROQUE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受非洲猪瘟疫情、环保等因素影响,生猪产能快速深度下降,未来2a猪肉供给偏紧特征明显,生猪价格快速进入新一轮上涨周期,未来养殖收益将连续3a处于较好水平,未来2a猪肉进口预期创新高。短期来看,非洲猪瘟影响下产销区供给过剩和供给偏紧交替出现,猪价由区域分化演变为普遍性上涨。受非洲猪瘟防控政策、产业生物安全水平提升需求和近期出台的产业支持政策等因素影响,中国生猪产业的生产和屠宰布局、流通模式、消费结构、猪肉贸易、价格周期等发生深刻变革。非洲猪瘟导致中国生猪养殖模式向适度规模转变,“公司+农户”成为主要发展模式,屠宰产能由销区向产区转移,管理和防疫成本提高,生猪产能恢复速度将较缓慢,猪肉消费加速向冷鲜肉转变,在肉类消费结构中比重将进一步下降,未来猪肉进口保持较高水平将成为常态。要有效实施非洲猪瘟分区防控、保障生猪市场稳定,需要通过加强区域化防控机制的顶层设计和立法,优化非洲猪瘟强制性扑杀补贴机制,加强基层兽医体系建设,实施“政府+企业+养殖户”联防联控,降低疫病传播风险,推动生猪产业可持续发展。

关 键 词:肉  市场  非洲猪瘟 生猪产业 猪周期  猪肉流通  猪肉消费 猪肉进口

分 类 号:S879.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