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典型框架-核心筒单重与双重抗侧力体系的抗震性能与剪力分担研究  ( EI收录)  

STUDY ON SEISMIC PERFORMANCE AND COLLAPSE-RESISTANT CAPACITY OF TYPICAL FRAME-CORE TUBE STRUCTURES WITH SINGLE AND DUAL LATERAL-FORCE RESISTING SYSTEM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谢昭波[1] 解琳琳[2] 林元庆[3] 陆新征[4]

CHEA Cheav Por;XIE Lin-lin;LIN Yuan-qing;LU Xin-zheng(Beijing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Steel and Concrete Composite Structures,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School of Civil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Beijing University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Beijing 100044,China;China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Co.,Ltd.,Zhengzhou Branch,Zhengzhou,Henan 450052,China;Key Laboratory of Civil Engineering Safety and Durability of China Education Ministry,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

机构地区:[1]清华大学北京市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100084 [2]北京建筑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北京100044 [3]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郑州分公司,河南郑州450052 [4]土木工程安全与耐久教育部重点试验室,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北京100084

出  处:《工程力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778341)

年  份:2019

卷  号:36

期  号:10

起止页码:40-4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9_2020、EI、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在中国规范体系下,框架-核心筒结构应设计为双重抗侧力体系,其对二道防线的设计有明确的规定,即框架-核心筒体系的框架部分必须具有足够的抗侧刚度和承载力。国外的一些规范(如美国规范ASCE7等)则允许单重抗侧力体系,即水平荷载由剪力墙承担,框架部分只承担竖向荷载。因此,为了比较单重与双重抗侧力体系的抗震性能,该文首先根据中国规范设计一典型框架-核心筒双重抗侧力体系模型,然后在保持结构重力荷载代表值相等(混凝土用量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基于以下调整原则设计了框架-核心筒单重抗侧力体系模型:1)在双重结构体系的基础上取消结构二道防线,即取消结构框架部分的楼层剪力调整;2)为了减小框架构件截面尺寸,该研究取消了框架构件抗震等级的要求,使筒体承受大部分的水平地震作用,而框架只承担结构的竖向荷载。该文对比分析了两种结构体系在多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响应特征和构件损伤情况,进而讨论两种体系的倒塌机理以及抗倒塌性能。最后讨论单重与双重体系在不同地震水准下,框架所承担剪力和剪力分担比的变化情况以及对应关键构件的破坏情况。研究表明:在地震作用下,双重抗侧力体系结构的响应略大于单重抗侧力体系,两者的抗倒塌能力相当。然而,单重体系的用钢量比双重体系少。

关 键 词:框架-核心筒结构  高层结构  抗侧力体系 抗震性能 剪力分担比  

分 类 号:TU973.17] TU973.3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