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城市轨道交通可达性计算方法    

Calculation Method of Urban Rail Transit Accessibilit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魏攀一[1,2] 黄建玲[3] 陈艳艳[1] 陈宁[1] 吴克寒[4] 孙继洋[1,2] 王振报[5]

WEI Panyi;HUANG Jianling;CHEN Yanyan;CHEN Ning;WU Kehan;SUN Jiyang;WANG Zhenbao(Beijing Key Laboratory of Traffic Engineering ,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Beijing 100124, P. R.China;Research Institute of Highway Ministry of Transport, Beijing 100088, P.R.China;Beijing Transportation Information Center, Beijing 100161, P.R.China;China Academy of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Beijing 100835, P.R.China;Academy of Architecture and Art, Hebe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Handan 056038, Hebei, P.R.China)

机构地区:[1]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市交通工程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24 [2]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8 [3]北京市交通信息中心,北京100161 [4]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100835 [5]河北工程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河北邯郸056038

出  处:《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基  金:河南省交通运输科技计划项目(2017Z8)

年  份:2019

卷  号:38

期  号:10

起止页码:1-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_E2019_2020、IC、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轨道交通是城市客运系统的骨干,可达性是公共交通合理性评价的重要指标,客观准确评价轨道交通可达性,对轨道-常规公交换乘衔接调整、轨道站点周边用地规划等均起到重要的决策支撑作用。通过对传统可达性概念的总结,结合轨道交通系统自身特点,对轨道交通可达性进行了定义。从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换乘便利性和轨道交通自身站点间通达便利性考虑,建立了轨道交通可达性计算模型。借助ArcGIS、TransCAD等工具,以北京市轨道交通为例,计算了北京市轨道交通可达性分布状况,对比分析了北京地铁14号线中段开通前后轨道系统可达性的变化状况。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客观准确地计算轨道交通可达性值,可以很好地应用在轨道交通可达性评价中。

关 键 词:交通运输工程 城市交通 轨道交通  可达性 公交接驳 线路换乘  地理信息系统  

分 类 号:U7491.1[交通运输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