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投喂频率和水平对长吻鮠幼鱼消化酶和肝胰脏脂肪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Effects of Feeding Frequency and Level on the Digestive Enzymes and Fat Metabolism Enzyme in the Hepatopancreas of Juvenile Leiocassis longirostri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刘康[1] 何金钊[1] 冯鹏霏[2] 马华威[2] 罗旭[2]

LIU Kang;HE Jinzhao;FENG Pengfei;MA Huawei;LUO Xu(Guangxi Aquaculture Introduction and Breeding Center, Nanning 530031, China;Guanxi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 Nanning 530031, China)

机构地区:[1]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引育种中心,广西南宁530031 [2]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院,广西南宁530031

出  处:《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基  金:中央财政农业技术推广项目(桂渔牧科201521055);广西科技基地和人才专项(桂科AD17195016)

年  份:2019

卷  号:34

期  号:5

起止页码:779-78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B、CSCD、CSCD2019_2020、FSTA、JST、RCCSE、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研究不同投喂频率(2次/d、3次/d)和水平(即每日投喂量占试验鱼体重的比例,2%、4%、6%、8%、10%)对长吻鮠幼鱼消化酶和肝胰脏脂肪代谢酶活性的影响,为长吻鮠的人工养殖提供更健康的养殖模式。【方法】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后采用Duncan多重比较检验,显著水平为0.05。【结果】(1)当每日投喂频率为3次、投喂水平为6%时,长吻鮠幼鱼消化酶中的肠道蛋白酶、肠道淀粉酶和胰蛋白酶的活性最高,显著高于每日投喂频率为2次、投喂水平为10%的试验组以及每日投喂频率为3次、投喂水平为2%和10%的试验组(P<0.05)。(2)当每日喂频率为3次、投喂水平为6%时,肝胰脏脂肪代谢酶中的肉毒碱脂酰转移酶(CACT)、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脂蛋白酯酶(LPL)和肝脂酶(HL)的活性最高,显著高于每日投喂频率为2次、投喂水平为2%的试验组以及每日投喂频率为3次、投喂水平为8%和10%的试验组(P<0.05)。【结论】最适宜投喂频率和水平分别是3次/d和6%,更适合长吻鮠幼鱼的健康养殖。

关 键 词:长吻鮠 投喂频率 投喂水平  消化酶 脂肪代谢酶

分 类 号:S963.16]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