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断-砂复合输导体系及优势输导通道表征方法与应用    

Characterization methods and application of fault-sandstone composite transport system and dominant migration pathway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于海涛[1] 孙雨[1] 孙同文[2] 姜文亚[3] 刘海涛[4] 闫百泉[1]

YU Haitao;SUN Yu;SUN Tongwen;JIANG Wenya;LIU Haitao;YAN Baiquan(College of Earth Sciences,Northeast Petroleum University,Daqing City,Heilongjiang Province,163318,China;Collegeof Petroleum Engineering,Guangdong University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Maoming City,Guangdong Province,525000,China;PetroChina Dagang Oilfield Company,Tianjin City,300280,China;PetroChina ResearchInstitute of Petroleum Exploration & Development,Beijing City,100083,China)

机构地区:[1]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8 [2]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石油工程学院,广东茂名525000 [3]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分公司,天津300280 [4]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

出  处:《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基  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渤海湾盆地北部油气富集规律与油气增储领域研究”(2016ZX05006-005);东北石油大学校级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砂岩输导体系流体连通性研究及量化表征”(YJSCX2017-002 NEPU)

年  份:2019

卷  号:26

期  号:5

起止页码:31-4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S、CSCD、CSCD2019_2020、JST、PA、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了系统表征断-砂复合输导体系的分布特征,准确刻画复合输导体系的优势输导通道,采用断层泥比率法量化表征断层的输导能力,确定油气成藏期输导断层及侧向输导部位;采用连通概率法量化表征砂岩输导层的输导能力,确定砂岩输导层的优势输导通道;利用三维地震资料刻画断层面空间分布,结合断层面埋深确定油源断层的凸面脊;基于古地貌恢复结果,确定构造脊的分布特征。提出将输导断层、砂岩输导层、油源断层断面脊及构造脊四相耦合,实现对断-砂复合输导体系及优势输导通道的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歧口凹陷歧南斜坡区沙一段主要发育2种复合输导体系配置类型,一种为南大港断层(油源断层)断面脊-砂岩输导层-输导断层-构造脊,另一种为砂岩输导层-构造脊-断层。不同地质历史时期的油藏分布位置及各井含油气显示情况与断-砂复合输导体系中优势输导通道的表征结果吻合较好,表明该方法是适用且有效的。

关 键 词:断-砂复合输导体系  优势输导通道  输导断层  砂岩输导层  断面脊  构造脊  歧南斜坡区  

分 类 号:TE122.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