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时间银行:新型互助养老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    

Time Bank: Possibility and Feasibility of New Mutual Support for the Aged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袁志刚[1] 陈功[2] 高和荣[3] 桂世勋[4] 陈友华[5] 陈体标[6] 徐大丰[7] 孙秀林[8]

Yuan Zhigang;Chen Gong;Gao Herong;Gui Shixun;Chen Youhua;Chen Tibiao;Xu Dafeng;Sun Xiulin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2]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 [3]厦门大学社会科学研究处 [4]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 [5]南京大学社会学院 [6]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 [7]华东政法大学商学院 [8]上海大学社会学院

出  处:《探索与争鸣》

基  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新时代提高和保障改善民生水平研究”(18JZ043)阶段性成果;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实现积极老龄化的公共政策及其机制研究”(1T2DA12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当代中国转型社会学理论范式创新研究”(17ZDA112)阶段性成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供给侧的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动态机制研究”(71640038)阶段性成果

年  份:2019

期  号:8

起止页码:4-3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SCI、CSSCI2019_2020、NSSD、RCCSE、RWSKHX、SKJJZZ、核心刊

摘  要:随着我国少子化、老龄化、高龄化社会的到来,时间银行作为一种养老方案应运而生。然而,自我国1998 年首个时间银行试点以来,其运行多难以为继。李克强总理2018 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发展居家、社区和互助式养老……”后,各地时间银行再次涌现。新一轮时间银行的核心结构和运行逻辑是什么?技术支撑和文化底蕴又是什么?这些问题亟待解答。为此,《探索与争鸣》编辑部与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主办,货殖365 经济研究社与上海邻里智助社区服务中心协办了“新型互助养老模式——时间银行与区块链”研讨会,探讨新型互助养老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

关 键 词:时间银行 养老模式 《政府工作报告》 社区服务中心 《探索与争鸣》  运行逻辑 高龄化社会 文化底蕴  

分 类 号:D632.9[政治学类] D669.6]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