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贵州仡佬族和苗族人群24个常染色体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及遗传关系分析    

Genetic polymorphisms and genetic relationship of 24 autosomal STR loci in Gelao and Miao population of Guizhou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刘亚举[1] 李瑾[1] 岳俊涛[1] 李学博[2] 石美森[3]

LIU Ya-ju;LI Jin;YUE Jun-tao;LI Xue-bo;SHI Mei-Sen(Institute of Crimi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Henan Province Xuchang Public Security Bureau,Xuchang,Henan 461000,China;Key Laboratory of Evidence Identification in Universities of Shandong Province,Shandong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Jinan 250014,China;Institute of Investigation,Criminal Justice College of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Beijing 100088,China)

机构地区:[1]河南许昌市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河南许昌461000 [2]山东省高校证据鉴识重点实验室,山东政法学院,济南250014 [3]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侦查学研究所,北京100088

出  处:《解放军医学杂志》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671874);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7M612701);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14HQ018)~~

年  份:2019

卷  号:44

期  号:8

起止页码:682-68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9_2020、DOAJ、EMBASE、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调查贵州仡佬族和苗族人群24个常染色体短串联重复序列(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探讨其群体遗传关系。方法应用SureID■PanGlobal试剂盒对贵州399名仡佬族和333名苗族无关个体进行DNA扩增,采用3500XL遗传分析仪进行电泳分析,GeneMapperID-Xv1.5软件分析等位基因片段大小。统计分析24个STR基因座的频率数据和法医遗传学参数,并与其他地区已有人群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贵州仡佬族和苗族各基因座个体识别率(DP)值分别为0.7833~0.9909和0.8010~0.9909,多态信息含量(PIC)值分别为0.5608~0.9385和0.5677~0.9414。累积个体识别率(TDP)分别为1-7.6036×10^-30和1-6.8630×10^-30,累积非父排除率(CPE)分别为1-1.9608×10^-11和1-1.9738×10^-11。Nei'sDA遗传距离矩阵分析发现,贵州仡佬族与湖北汉族遗传距离最小(0.0205),与云南苗族的遗传距离最大(0.0449);贵州苗族与湖南汉族的遗传距离最小(0.0033),与云南苗族的遗传距离最大(0.0363)。结论24个STR基因座在贵州仡佬族和苗族人群中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态性。研究不同民族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对了解其起源、迁移以及相互关系有重要意义。

关 键 词:常染色体短串联重复序列  遗传多态性 Neighbor-Joining系统发育树  遗传关系  

分 类 号:R349.69[基础医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