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现代德育的公共属性与内在属性融合研究    

On the Integration of Internal Attributes and Social Attributes of Modern Moral Educat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赵献梓[1] 王剑彪[2]

ZHAO Xian-zi;WANG Jian-biao(School of Education,Hebei Normal University;Center for Teaching Evaluation and Teachers' Teaching Development,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Trade)

机构地区:[1]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24 [2]河北经贸大学教学评估与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河北石家庄050061

出  处:《教育理论与实践》

基  金: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压力的影响机制研究”(项目编号:SQ171151)的研究成果。项目负责人:赵献梓

年  份:2019

卷  号:39

期  号:25

起止页码:44-4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RCCSE、RWSKHX、核心刊

摘  要:传统德育包括个体本位下的内在属性与社会本位下的公共属性,前者以满足个体道德诉求为初衷、以发掘个体内在潜能为动力、以实现个体生命价值为目标;后者则立足社会发展需要、明确社会规范要求、维系社会公共关系。现代德育是将社会相通的道德标准与个体自发的道德诉求相结合的教育过程,价值观念趋同、文化积淀共通、教育方向一致等德育发展规律推动二者融合。学校应采取积极措施,推动现代德育内在属性向公共属性的有序转化,加强公共元素对内在属性的改造,进而实现德育公共属性与内在属性的有机融合。

关 键 词:现代德育 公共属性 内在属性  德育引导 德育协作  

分 类 号:G410[教育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